
创刊于1922年, 月刊
主编 :杨经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001-5717
国内统一刊号 :CN 11-1951/P
国内邮发代号 :2-113
国外发行代号 :M 78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91, 65(3).
摘要:本文是对李官桥,潭头和垣曲3个盆地下第三系对比研究的一个初步总结,并提出了中国早第三纪生物古地理区系划分的新概念。根据3个盆地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哺乳动物群的性质,以及与国内外相应动物群的对比研究,对其早第三纪生物地层划分和时代提出了新的看法。基于生物地层发育顺序,哺乳动物化石组合特征以及控盆断裂发育方向上的差异,本文划分出了我国早第三纪6个生物古地理区系:Ⅰ.天山-阴山-图门区;Ⅱ.塔里木-华北区;Ⅲ.昆仑-秦岭区;Ⅳ.扬子区;Ⅴ.南岭及东南沿海区;Ⅵ.青藏区。
孙大中 , 李惠民 , 林源贤 , 周慧芳 , 赵凤清 , 唐敏
1991, 65(3).
摘要:中条山既是一个典型的前寒武纪岩石出露区,又是不同类型铜矿的集中区。使用6种测年方法,共取得55个年龄数据。据此:1)比较和讨论了不同方法测年结果的可靠性,指出在中条山单颗锆石U-Pb和离子探针质谱等年龄是较为可靠的;2)用较可靠的年龄建立了年代构造格架,表明该元古宙活动带年龄正落于全球岩浆活动稀少的2400—2000 Ma的时限内。格架还反映了活动带的重大事件;3)用捕获锆石年龄和亏损源钕模式年龄(TDM)以及地球化学和地质学为依据,建立的中条山前寒武纪年代地壳结构模式,是华北克拉通的一种地壳结构模式的代表。
1991, 65(3).
摘要:菲尔德斯半岛的火山岩系是太平洋板块向南极板块分段俯冲后期的产物,主要由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组成,并有少量英安山。其同位素年龄为64.6±1—43±2Ma。属古新世到始新世。本区火山作用可分为两个阶段,不同阶段形成的火山岩中,主要氧化物、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呈现出的规律性变化,主要与该阶段的岩性组合有关。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原始岩浆是由上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在深部经分离结晶作用上升到高位(浅部)岩浆房。岩浆喷发之前,玄武安山质的初始岩浆在高位岩浆房中发生分异,形成了不同成分的派生岩浆分带。在半岛的不同地区,基底导浆断裂于不同的火山作用阶段先后发生周期性拉张,切过各派生岩浆带,致使不同成分的派生岩浆喷出地表,形成了相应成分的火山岩组合。
1991, 65(3).
摘要:响水至满都拉地学断面全长1200km,由东南向西北斜跨中朝板块及其古大陆边缘,穿过苏北-胶南地体,鲁西块体、华北裂谷盆地、太行-五台块体、鄂尔多斯块体,呼和浩特-包头盆地、阴山块体和内蒙褶皱系等8个构造单元。在综合研究现有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全球地学断面(GGT)编图指南的统一要求,进行研究并编成展示图。揭示了中朝板块克拉通化的过程及其与古大陆边缘过渡带的关系,以及后期遭受改造产生的板内构造和板内动力学特征。
1991, 65(3).
摘要:
1991, 65(3).
摘要:本文提出了中国斑岩铜矿系列研究的3个不同层次:全球成矿系列、区域成矿系列和矿床体系,并以此为出发点论述了中国斑岩铜矿系列不同层次的成矿地质环境。指出,我国斑岩铜矿系列除受聚敛板块边界控制之外,主要受到陆内离散型以及陆块之间活动带的控制,与此相关的前阿尔卑斯基底断裂系和中、新生代盖层以及陆缘新生壳层的断裂系的叠置,控制了浅成超浅成相钙碱性岩浆的侵位和中国斑岩铜矿系列的时、空分布,也导致了成矿作用的多旋回性。
1991, 65(3).
摘要:本文对中国东南部萤石矿床,根据野外地质和锶、氢、氧同位素,REE地球化学等研究以及成矿年龄测定,建立了晚白垩世地热水环流汲取成矿模式,并划分为深循环淋滤汲取和浅循环淋滤汲取两种机制。中生代火山岩区的萤石成矿主要与前者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岩石下伏基底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燕山期花岗岩区的萤石成矿则以后者为主,威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岩石(花岗岩及沉积岩)。
1991, 65(3).
摘要:甘肃李家沟铅一锌矿床属同生热液沉积-变质热液弱改造型层控矿床。文中按不同成矿阶段详尽地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依据对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系统研究,作者认为,该矿床成矿金属物质、矿石硫和成矿流体的水主要分别取自基底地层、海水硫酸盐的还原硫以及渗流加热的大气降水和部分回灌海水。最后,本文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
创刊于1922年, 月刊
主编 :杨经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001-5717
国内统一刊号 :CN 11-1951/P
国内邮发代号 :2-113
国外发行代号 :M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