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参考文献
包洪平, 师平平, 张建伍, 井向辉, 王宏波, 王前平, 武春英. 2024.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构造-古地理演化与天然气成藏潜力. 地质学报, 98 (12): 3530~3551.
参考文献
程丽娟, 贾建亮, 柳波, 付晓飞, 李红霞, 邢济麟, 关建业. 2024. 滨浅湖—深湖相页岩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定量对比分析———以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青一段为例. 地质学报, 98(12): 3773~3787.
参考文献
邓辉, 王清斌, 王冰洁, 胡安文, 梁舒艺. 2024. 莱州湾凹陷东北洼的右行走滑成因. 地质学报, 98(12): 3478~3489.
参考文献
杜芳鹏, 刘池洋, 宁树正, 乔军伟, 赵晓辰, 贺小元, 李亚婷, 张萍, 杨剑羽, 王浩杰, 王子策. 2024.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煤岩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地质学报, 98(12): 3751~3772.
参考文献
何登发, 牛小兵, 郑娜, 刘新社, 毛丹凤, 包洪平, 邹松, 魏柳斌, 成昌宇. 2024.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构造分异类型与分布特征. 地质学报, 98 (12): 3601~3618.
参考文献
贺小元, 刘池洋, 张龙, 王建强, 黄立平, 杜芳鹏, 杨兴科. 2024.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构造隆升期次及能源效应. 地质学报, 98(12): 3735~3750.
参考文献
侯明才, 齐靓, 李夔洲, 黎乐, 任强, 赵子霖, 胡生平, 胡佳驹, 王铸炜. 2024. 华南加里东期“非典型”造山特征及关键科学问题. 地质学报, 98 (12): 3503~3529.
参考文献
焦存礼, 何碧竹, 李扬, 黄臣军, 沙旭光, 张瑜, 高晓鹏, 王康宁, 李建交, 杨孝群. 2024. 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震旦系油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勘探方向. 地质学报, 98(12): 3683~3702.
参考文献
李永军, 付浩, 朱钊, 郑孟林, 杨高学, 王韬, 黄家瑄. 202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晚泥盆世的岩浆作用及构造意义: 来自红山梁组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地质学报, 98(12): 3490~3502.
参考文献
刘池洋, 黄雷, 赵红格, 王建强, 杨丽华, 席晓东, 彭恒. 2024. 大陆横向转换构造及其地质作用. 地质学报, 98(12): 3455~3477.
参考文献
马艳萍, 刘池洋, 赵靖舟, 刘桂珍, 郭艳琴, 陈建军, 侯宾东. 2024.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石盒子组物源和构造背景. 地质学报, 98(12): 3567~3587.
参考文献
漆家福, 陈石, 罗彩民, 黄少英, 能源. 2024. 塔里木盆地阿-满过渡区走滑断裂系统及其控藏规律. 地质学报, 98(12): 3662~3682.
参考文献
王苗, 吴柏林, 刘池洋, 张涛, 张才利, 张雷, 胡琮, 杨松林, 刘明义, 李琪, 林周洋, 张效瑞. 2024. 松辽盆地南部辉绿岩侵入热力作用与砂岩铀矿中铀的超常富集. 地质学报, 98(12): 3788~3813.
参考文献
魏柳斌, 任军峰, 王前平, 武春英, 张建伍, 师平平. 2024.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纪志丹-横山古隆起厘定及勘探意义. 地质学报, 98(12): 3619~3629.
参考文献
吴超, 孙晶, 章国威, 赵天天, 程旺明, 漆家福. 2024.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性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地质学报, 98(12): 3715~3734.
参考文献
许艳华, 何登发, 毛丹凤, 成昌宇. 2024. 鄂尔多斯盆地印支期不整合面类型及分布特征. 地质学报, 98(12): 3630~3646.
参考文献
杨孝群, 焦存礼, 邓尚, 张继标, 韩俊, 李映涛, 徐勤琪. 2024.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西缘鹰山组台地沉积分异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地质学报, 98(12): 3703~3714.
参考文献
殷树铮, 何登发, 郭文建. 2024.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纪盆地属性与构造-沉积演化. 地质学报, 98(12): 3647~3661.
参考文献
于洲, 罗晓容, 魏柳斌, 师平平, 杨宁, 吴东旭. 2024.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二段白云岩储层成因及发育模式. 地质学报, 98 (12): 3552~3566.
参考文献
袁铎恩, 严德天, 唐勇, 郑孟林, 张磊, 魏小松, 余智超, 张铭轩. 2024. 砂砾岩储层中黏土矿物的成因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部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为例. 地质学报, 98(12): 3588~3600.
目录contents
  • 构造作用、构造变形是控制沉积盆地形成、演化的主要因素,或者说沉积盆地形成演化本身就是构造作用的表现型式。沉积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又是沉积岩层相关各种矿产资源形成的主控地质条件。受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和西太平洋构造域大地构造演化的影响,中国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表现出显著的时空差异性且复杂叠合的特征,相应地,盆地中沉积矿产成藏、成矿作用也呈现多期次和复杂性。随着油气勘探领域不断向深层、超深层、复杂而隐蔽的油气藏拓展,对沉积盆地的构造-沉积发育演化的分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油气及多种资源能源成藏(矿)基础地质研究的前缘与热点。

  • 针对我国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四川、松辽等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遇到的构造-沉积演化等基础地质问题,汇集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究单位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在《地质学报》上组织专辑,旨在推动我国沉积盆地基础地质研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并促进学术交流,激发新的科学思考,助推能源勘探。众多作者积极响应,践行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希望能为多个沉积盆地油气新突破提供新理论及重要借鉴。本专辑刊登20篇相关论文,内容主要涉及盆地构造与大陆构造、构造古地理与源-汇系统、盆地结构构造差异演化、超深层复杂构造-沉积发育解析、盆地演化与成藏(矿)等方面。本期主要新认识、新理论及新成果梳理如下:

  • (1)大陆横向转换构造带类型的厘定与特征总结,揭示构造-沉积发育转换与调节及控藏作用。

  • 盆地、造山带和断裂构造带的横向转换具有重要的构造、沉积分区作用,是盆地构造与大陆构造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刘池洋等(2024)解析了发育在大陆演化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地球动力环境中的大陆横向转换构造(带),明确给出了其定义及四类划分方案; 在大陆横向转换构造个性与共性判识基础上,探讨了横向构造转换带不同发育时限(序)的成因及控藏作用。邓辉等(2024)剖析了莱州湾凹陷东北洼伸展、走滑与收缩变形的时空分布,提出东北洼属于沙三中期以来的右行走滑成因,不同于主洼走滑作用改造的裂谷盆地。李永军等(2024)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山梁组的岩浆作用及形成时限,认为是泥盆纪弧后盆地和海山/洋岛环境下两类岩浆活动的产物,是该区新近发现的一套最老地层单元。

  • (2)盆-山结合构造古地理重建,揭示盆地形成动力学机制,探讨油气成藏新类型、新方向。

  • 盆-山结合构造古地理重建是盆地演化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控制着盆地古地貌形态、源汇体系及沉积充填变化。侯明才等(2024)系统总结了华南早—晚古生代转换时期岩浆、沉积、构造特征及空间分布,明确提出华南加里东期为“非典型”造山,探讨了“非典型”造山形成的地球动力方向、来源与机制,归纳提出了仍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该类造山的全球意义。包洪平等(2024)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一陆、一坳、三隆”的构造-古地理格局,提出西南部镇原古隆起和中部乌审旗古隆起分别可形成寒武系风化壳气藏与地层尖灭圈闭气藏。于洲等(2024)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二段白云岩储层发育模式,提出有利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古构造格局和海平面变化共同控制了储层发育。马艳萍等(2024)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石盒子组沉积物源研究,指出当时有多条并列的古水系从北部蚀源区向盆地提供物源,形成于复杂的构造背景。袁铎恩等(2024) 揭示了玛湖凹陷西部三叠系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中黏土矿物在不同成岩阶段对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的影响。

  • (3)盆地结构构造差异演化及不整合的形成,为揭示油气藏形成过程及有利区厘定提供支持。

  • 通常认为克拉通具有岩石圈较厚且长期稳定的特点,近来大量研究和勘探实践证明克拉通内部及边缘存在构造-沉积分异性,其时空变化表明了成因机制的复杂性。何登发等(2024)剖析了克拉通的构造分异作用,明确了克拉通的构造活动性及成因。重点聚焦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提出了构造分异类型,以“面”、“体”为单元厘定了构造分异的空间展布及叠合发育的大地构造环境; 揭示了构造分异作用对油气成藏要素及其组合的控制特点,指出了鄂尔多斯盆地深层下古生界的巨大勘探潜力。魏柳斌等(2024)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的志丹-横山古隆起为挤压型古隆起并与寒武纪的乌审旗-靖边古隆起叠加发育,提出奥陶纪盐下马五7亚段丘滩白云岩利于岩性圈闭的形成。许艳华等(2024)识别了鄂尔多斯盆地印支运动形成的两期区域不整合,确定了不整合面成因主要受构造和气候复合控制。殷树铮等(2024)对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晚石炭世—晚二叠世3个区域性不整合的精细解析,揭示该区分别经历了早、中、晚二叠世伸展断陷、弱伸展坳陷、前陆盆地的演化阶段,提出了转换期可以形成良好的源-储配置及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

  • (4)新大连片三维地震资料为深埋区构造-沉积精细解析提供基础,揭示了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新方向。

  • 大连片三维地震资料为透视盆地深层的构造-沉积发育、更客观地解析复杂叠加演化过程提供条件。漆家福等(2024)针对近年来克拉通内部走滑断裂及其成藏的研究难点、热点,基于塔中-塔北隆起新的大连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提出走滑断裂系具有不同尺度的透入性分布特点,是中晚寒武世、中晚奥陶世以及志留纪—泥盆纪等多期构造变形叠加的结果,对古生界缝洞储集体的发育有显著的控制。焦存礼等(2024)详细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震旦系油气成藏条件,明确了震旦系发育优质储盖组合条件和三套主要烃源岩,指出塔北东部震旦系低位潜山-台缘带为有利勘探方向。杨孝群等(2024)揭示了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西缘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台地结构分异特点。吴超等(2024)根据库车坳陷大连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揭示了三叠纪至早侏罗世伸展走滑,晚中生代、新生代挤压改造或反转作用,提出正反转断层(包括拆离断层)下盘“死带”对深层油气成藏有利。

  • (5)盆地构造-环境演化及其控藏(矿)作用研究,为多种能源勘查提供新方向。

  • 沉积盆地多期叠合演化过程中多种能源矿产共存富集是地质家研究的热点,正助推盆地的多种能源协同勘探。贺小元等(2024)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晚三叠纪以来4期阶段性抬升冷却事件,及与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形成期、油气的充注和砂岩型铀矿成矿期及两次油气调整期的对应关系。杜芳鹏等(2024)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煤岩显微组分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建立了煤层垂向顶底富集及坳陷型环带状聚煤模式。陈丽娟等(2024)进行了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不同环境下有机质富集因素的定量分析,建立了有机质富集模式,为页岩油勘查提供借鉴。王苗等(2024)揭示松辽盆地南部钱家店特大型砂岩型铀矿内的辉绿岩形成环境及源区,提出南部铀矿床具有“多因复成”特点。

  • 希望本专辑的盆地构造-沉积演化新成果为油气及多种资源能源勘查开发提供良好借鉴,发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 参考文献

    • 包洪平, 师平平, 张建伍, 井向辉, 王宏波, 王前平, 武春英. 2024.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构造-古地理演化与天然气成藏潜力. 地质学报, 98 (12): 3530~3551.

    • 程丽娟, 贾建亮, 柳波, 付晓飞, 李红霞, 邢济麟, 关建业. 2024. 滨浅湖—深湖相页岩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定量对比分析———以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青一段为例. 地质学报, 98(12): 3773~3787.

    • 邓辉, 王清斌, 王冰洁, 胡安文, 梁舒艺. 2024. 莱州湾凹陷东北洼的右行走滑成因. 地质学报, 98(12): 3478~3489.

    • 杜芳鹏, 刘池洋, 宁树正, 乔军伟, 赵晓辰, 贺小元, 李亚婷, 张萍, 杨剑羽, 王浩杰, 王子策. 2024.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煤岩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地质学报, 98(12): 3751~3772.

    • 何登发, 牛小兵, 郑娜, 刘新社, 毛丹凤, 包洪平, 邹松, 魏柳斌, 成昌宇. 2024.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构造分异类型与分布特征. 地质学报, 98 (12): 3601~3618.

    • 贺小元, 刘池洋, 张龙, 王建强, 黄立平, 杜芳鹏, 杨兴科. 2024.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构造隆升期次及能源效应. 地质学报, 98(12): 3735~3750.

    • 侯明才, 齐靓, 李夔洲, 黎乐, 任强, 赵子霖, 胡生平, 胡佳驹, 王铸炜. 2024. 华南加里东期“非典型”造山特征及关键科学问题. 地质学报, 98 (12): 3503~3529.

    • 焦存礼, 何碧竹, 李扬, 黄臣军, 沙旭光, 张瑜, 高晓鹏, 王康宁, 李建交, 杨孝群. 2024. 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震旦系油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勘探方向. 地质学报, 98(12): 3683~3702.

    • 李永军, 付浩, 朱钊, 郑孟林, 杨高学, 王韬, 黄家瑄. 202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晚泥盆世的岩浆作用及构造意义: 来自红山梁组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地质学报, 98(12): 3490~3502.

    • 刘池洋, 黄雷, 赵红格, 王建强, 杨丽华, 席晓东, 彭恒. 2024. 大陆横向转换构造及其地质作用. 地质学报, 98(12): 3455~3477.

    • 马艳萍, 刘池洋, 赵靖舟, 刘桂珍, 郭艳琴, 陈建军, 侯宾东. 2024.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石盒子组物源和构造背景. 地质学报, 98(12): 3567~3587.

    • 漆家福, 陈石, 罗彩民, 黄少英, 能源. 2024. 塔里木盆地阿-满过渡区走滑断裂系统及其控藏规律. 地质学报, 98(12): 3662~3682.

    • 王苗, 吴柏林, 刘池洋, 张涛, 张才利, 张雷, 胡琮, 杨松林, 刘明义, 李琪, 林周洋, 张效瑞. 2024. 松辽盆地南部辉绿岩侵入热力作用与砂岩铀矿中铀的超常富集. 地质学报, 98(12): 3788~3813.

    • 魏柳斌, 任军峰, 王前平, 武春英, 张建伍, 师平平. 2024.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纪志丹-横山古隆起厘定及勘探意义. 地质学报, 98(12): 3619~3629.

    • 吴超, 孙晶, 章国威, 赵天天, 程旺明, 漆家福. 2024.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性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地质学报, 98(12): 3715~3734.

    • 许艳华, 何登发, 毛丹凤, 成昌宇. 2024. 鄂尔多斯盆地印支期不整合面类型及分布特征. 地质学报, 98(12): 3630~3646.

    • 杨孝群, 焦存礼, 邓尚, 张继标, 韩俊, 李映涛, 徐勤琪. 2024.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西缘鹰山组台地沉积分异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地质学报, 98(12): 3703~3714.

    • 殷树铮, 何登发, 郭文建. 2024.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纪盆地属性与构造-沉积演化. 地质学报, 98(12): 3647~3661.

    • 于洲, 罗晓容, 魏柳斌, 师平平, 杨宁, 吴东旭. 2024.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二段白云岩储层成因及发育模式. 地质学报, 98 (12): 3552~3566.

    • 袁铎恩, 严德天, 唐勇, 郑孟林, 张磊, 魏小松, 余智超, 张铭轩. 2024. 砂砾岩储层中黏土矿物的成因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部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为例. 地质学报, 98(12): 3588~3600.

  • 参考文献

    • 包洪平, 师平平, 张建伍, 井向辉, 王宏波, 王前平, 武春英. 2024.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构造-古地理演化与天然气成藏潜力. 地质学报, 98 (12): 3530~3551.

    • 程丽娟, 贾建亮, 柳波, 付晓飞, 李红霞, 邢济麟, 关建业. 2024. 滨浅湖—深湖相页岩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定量对比分析———以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青一段为例. 地质学报, 98(12): 3773~3787.

    • 邓辉, 王清斌, 王冰洁, 胡安文, 梁舒艺. 2024. 莱州湾凹陷东北洼的右行走滑成因. 地质学报, 98(12): 3478~3489.

    • 杜芳鹏, 刘池洋, 宁树正, 乔军伟, 赵晓辰, 贺小元, 李亚婷, 张萍, 杨剑羽, 王浩杰, 王子策. 2024.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煤岩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地质学报, 98(12): 3751~3772.

    • 何登发, 牛小兵, 郑娜, 刘新社, 毛丹凤, 包洪平, 邹松, 魏柳斌, 成昌宇. 2024.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构造分异类型与分布特征. 地质学报, 98 (12): 3601~3618.

    • 贺小元, 刘池洋, 张龙, 王建强, 黄立平, 杜芳鹏, 杨兴科. 2024.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构造隆升期次及能源效应. 地质学报, 98(12): 3735~3750.

    • 侯明才, 齐靓, 李夔洲, 黎乐, 任强, 赵子霖, 胡生平, 胡佳驹, 王铸炜. 2024. 华南加里东期“非典型”造山特征及关键科学问题. 地质学报, 98 (12): 3503~3529.

    • 焦存礼, 何碧竹, 李扬, 黄臣军, 沙旭光, 张瑜, 高晓鹏, 王康宁, 李建交, 杨孝群. 2024. 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震旦系油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勘探方向. 地质学报, 98(12): 3683~3702.

    • 李永军, 付浩, 朱钊, 郑孟林, 杨高学, 王韬, 黄家瑄. 202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晚泥盆世的岩浆作用及构造意义: 来自红山梁组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地质学报, 98(12): 3490~3502.

    • 刘池洋, 黄雷, 赵红格, 王建强, 杨丽华, 席晓东, 彭恒. 2024. 大陆横向转换构造及其地质作用. 地质学报, 98(12): 3455~3477.

    • 马艳萍, 刘池洋, 赵靖舟, 刘桂珍, 郭艳琴, 陈建军, 侯宾东. 2024.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石盒子组物源和构造背景. 地质学报, 98(12): 3567~3587.

    • 漆家福, 陈石, 罗彩民, 黄少英, 能源. 2024. 塔里木盆地阿-满过渡区走滑断裂系统及其控藏规律. 地质学报, 98(12): 3662~3682.

    • 王苗, 吴柏林, 刘池洋, 张涛, 张才利, 张雷, 胡琮, 杨松林, 刘明义, 李琪, 林周洋, 张效瑞. 2024. 松辽盆地南部辉绿岩侵入热力作用与砂岩铀矿中铀的超常富集. 地质学报, 98(12): 3788~3813.

    • 魏柳斌, 任军峰, 王前平, 武春英, 张建伍, 师平平. 2024.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纪志丹-横山古隆起厘定及勘探意义. 地质学报, 98(12): 3619~3629.

    • 吴超, 孙晶, 章国威, 赵天天, 程旺明, 漆家福. 2024.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性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地质学报, 98(12): 3715~3734.

    • 许艳华, 何登发, 毛丹凤, 成昌宇. 2024. 鄂尔多斯盆地印支期不整合面类型及分布特征. 地质学报, 98(12): 3630~3646.

    • 杨孝群, 焦存礼, 邓尚, 张继标, 韩俊, 李映涛, 徐勤琪. 2024.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西缘鹰山组台地沉积分异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地质学报, 98(12): 3703~3714.

    • 殷树铮, 何登发, 郭文建. 2024.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纪盆地属性与构造-沉积演化. 地质学报, 98(12): 3647~3661.

    • 于洲, 罗晓容, 魏柳斌, 师平平, 杨宁, 吴东旭. 2024.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二段白云岩储层成因及发育模式. 地质学报, 98 (12): 3552~3566.

    • 袁铎恩, 严德天, 唐勇, 郑孟林, 张磊, 魏小松, 余智超, 张铭轩. 2024. 砂砾岩储层中黏土矿物的成因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部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为例. 地质学报, 98(12): 358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