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隆起及邻区分带性变形特征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973"计划项目(编号2005CB422107, G19990433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72143, 40472107, 40172076)、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项目(编号G0800-06-ZS-181)、中石化科技发展部项目(编号P05073)和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2003-01)联合资助的成果.


Zonation of Qianzhong (Central Guizhou) Uplift and Its Adjacent Areas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QZ2006-40地震测线的构造变形样式及其平衡剖面缩短量分析表明,黔中隆起及邻区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变形特征自NW至SE依次可以划分为黔西北构造带、黔中构造带、麻江-凯里构造带、雪峰构造带,黔西北构造带的构造变形整体上以隔挡式褶皱及其组合为主,黔中构造带的构造变形样式以平缓的褶皱及其组合为主,麻江-凯里构造带以隔槽式褶皱及其组合为主,雪峰构造带以梵净山群、板溪群和南华系褶皱岩系变形为主.平衡剖面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构造活动,不同构造带的缩短率揭示不同时期构造活动在不同带所表现的强度不同.总的来说,寒武纪以来麻江-凯里构造带构造活动最强烈,其次为黔中构造带,黔西北构造带构造活动最弱.整体体现出明显的分带性变形特征.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万桂梅 汤良杰 郭彤楼 金文正 胡东风 崔敏 宁飞.2008.黔中隆起及邻区分带性变形特征[J].地质学报,82(3):316-320.
.2008. Zonation of Qianzhong (Central Guizhou) Uplift and Its Adjacent Areas[J]. Acta Geologica Sinica,82(3):316-32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最后修改日期:200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