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西湖凹陷新生界主要不整合面地层剥蚀厚度恢复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P542.34

基金项目:

中石化科技攻关项目 (编号 P0 0 0 16)资助的成果


Erosion Restoration of the Major Cenozoic Unconformities in the Xihu Depression of the East China Sea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单位: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综合地质对比法、声波时差法以及不连续镜质体反射率法得到西湖凹陷新生界T2^0、T2^4、T3^0三个重要的不整合面上地层的剥蚀厚度。剥蚀量的宏观分布与主要构造带的走向基本一致,局部构造的剥蚀与其特定的构造位置有关。T2反射界面为斜坡-褶皱型地层剥蚀模式,剥蚀量主要分布在中央背斜构造带,沿龙井一井-东海一井-花港一井-玉泉二井-残雪一井一线附近的地层剥蚀量最大,可达2000m以上;西部斜坡区次之。T2^4反射界面地层剥蚀模式为过渡型剥蚀模式,地层剥蚀量在凹陷东部边缘较大,最大可达800m以上;中央背斜带的东海一井构造带、龙井一井构造带、花港一井构造带、玉泉一井构造带、玉泉二井构造带、残雪一井构造带、春晓构造带等有局部剥蚀,一般在400~600m以内。T3^0反射界面为断块-斜坡地层剥蚀模式,地层剥蚀量以西部斜坡最大,中央背斜局部构造有剥蚀。西部斜坡带剥蚀量一般在200~800m之间,中央构造带的龙井二井构造带、花港一井构造带、玉泉二井构造带、天外天一井构造带以及东缘构造带有较少剥蚀,一般在200~400m以下。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子煜 张明利.2005.东海西湖凹陷新生界主要不整合面地层剥蚀厚度恢复[J].地质论评,51(3):309-318,[DOI].
WANG Ziyu ),ZHANG Mingli ) )Key Laboratory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echanism,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School of the Earth,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Development, China Petroleum Chemistry Corporation, Beijing,.2005. Erosion Restoration of the Major Cenozoic Unconformities in the Xihu Depression of the East China Sea[J]. Geological Review,51(3):309-31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