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ef Editor:HOU Zengqian
Governing Body: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ganizer: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start publication :1922
ISSN:ISSN 1000-9515
CN:CN 11-2001/P
- Most Read
- Most Cited
- Most Downloaded
1962(4).
Abstract:这篇短文,是打算利用青岛海滨砾石结构-构造的数据,说明沉积组构分析的意义与方法,并试行引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概念,将这一方法的一般原理,加以初步的解释与讨论。近数年,沉积结构-构造的特征,得到我国地质学家的注意和重视,事实说明,沉积结
1962(4).
Abstract:阳泉煤矿位于山西省东部,即山西沁水煤田东北边缘部分。阳泉矿区已经开采过的或正在开采中的S_5煤层,都见到过冲刷现象。尤其在后山村及相邻北部的蒙村井田内,S_5煤层冲刷更为明显,某些地区因为遭受了严重冲刷而降低了煤层的开采价值,甚至整个采区不得不因此而废弃。
1962(4).
Abstract:前言关于四川盆地三迭纪末存在着古侵蚀面已为许多钻探资料所证实,笔者曾于1957年编制过四川盆地的前侏罗纪古地质图。最近由于工作关系,又收集了一些资料,并且有些新的体会,提出来和同志们交流意见。文内所用的三迭纪地层的分层及其代号与四川石油管理局和四川第四普查大队都不相同,现在列表对比于下:
1962(4).
Abstract:本文主要根据1961年野外工作中所获的部分实际资料,对内蒙地区现存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涉及问题,对研究内蒙及邻区大地构造与区域地质等方面也许有所帮助。
1962(4).
Abstract:一、前言横亘于兰州东南的兴隆山(参阅图1),主要由一套绿色片岩相的浅变质岩所组成。自一九四一年起到解放初期,不断有人来此进行地质调查,但对变质岩系研究较差,即便涉及也都是略而不详,至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则更差,因此长久以来未弄清它的时代和层次。
1962(4).
Abstract:一、前言大地构造学研究地壳的构造及其历史、构造形成过程及其发生的原因,而构造运动又是大地构造学中的基本问题。由于它是对运动现象及其性质进行综合研究,就必须有它的特有的研究方法与步骤。因此,在现代大地构造学基本问题研究中的方法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962(4).
Abstract:一、前言皖南地区应当有吕梁花岗岩的存在,早已为许多地质学者所推论。但证据确切的岩体却一直未能找到。 1962年寿,在徐克勤先生的启示和孙鼐先生的指导下,笔者曾与应育甫、郑学正对出露于休宁城北数公里处的花岗岩体进行了野外观察。我们找到了与围岩的良好接触关
1962(4).
Abstract:通过地层学和古地理学的线索,不少的沉积磷矿(磷块岩)已在陕西各地发现,这些磷矿的生成时代为震旦纪与寒武纪。陕西寒武纪磷矿位于下寒武统下部并出现于地台边缘(大巴山地台的北缘),它们的存在显然和我国西南的惰况一致,如把陕西属于这个层位的许多矿区加以归纳和综合,不难看出一些生因上的共同性,包括构成磷矿的物质来源和形
1962(4).
Abstract:第一期中国的黄土···········································································……刘东生、张宗枯(1)谕千早地区山前平原地下水形成的水文因素·············································……范踢朋(15)渭北高原水文地盾条件的初步探封········.,········································,······……郁士元(25)川沉中生代杠层与…
Chief Editor:HOU Zengqian
Governing Body: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ganizer: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start publication :1922
ISSN:ISSN 1000-9515
CN:CN 11-200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