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9, 65(6):1299-1314.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01
摘要:华北克拉通北缘内蒙古赤峰北部朝阳沟村地区的原认为是志留纪的八当山流纹岩,现测得其中的锆石SHRIMP U- Pb年龄为277. 3±3. 3Ma,应当属于早二叠世。岩石化学分析表明,流纹岩SiO2含量介于75. 24%~76. 07%之间,K2O和Na2O含量分别为3. 40%~5. 31%和3. 66~4. 88%之间,属于高钾钙碱性火山岩。岩石具高Al2O3(12. 92%~13. 28%)、低CaO(0. 13%~0. 47%),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0. 99~1. 06之间,显示准铝质到弱过铝质特征。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锆石εHf(t)均为负值,为-10. 7~ -16. 1,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736~2016Ma,表明该火山岩起源于华北克拉通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朝阳沟村地区八当山火山岩主体岩性为中酸性火山岩,其形成于早二叠世古亚洲洋向南俯冲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包含华北克拉通北部和白乃庙岛弧带)之下的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
2019, 65(6):1316-1330.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02
摘要:内容提要: 基于金属元素Mn、Co、Cd、Mo的海洋富有机质沉积岩沉积环境和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判别指标Al—Co×Mn和Co×Mn—Cd/Mo,能够有效地区分促进有机碳埋藏的两种海洋端元沉积环境:大陆边缘开放/上升洋流环境和滞留的边缘海盆环境。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北缘城口县月亮坪剖面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页岩沉积时期的水体环境和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五峰组Mn、Co富集程度低,Mo富集程度自下而上明显增大;龙马溪组Mn整体亏损,Co富集程度低,Mo富集程度自下而上明显减小。Al—Co×Mn方法的使用发现滞留环境主要出现在五峰组早期和龙马溪组晚期,以及观音桥段附近,而五峰组中晚期和龙马溪组早—中期水体主要处于开放/上升洋流区。剖面Co(mg/kg)×Mn(%)值均小于平均页岩值1.615;五峰组Cd/Mo值整体大于正常海水值0006,全部小于平均页岩值0308,龙马溪组整体小于正常海水值。Co×Mn—Cd/Mo联合图版的使用发现月亮坪剖面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有机质富集主要受到保存条件控制,与使用U/Th、V/Cr、P/Ti、Ba/Al与TOC相关性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基于金属元素Mn、Co、Cd、Mo的判别指标对于判断古生代大陆边缘地区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有较好的效果。
汤鸿伟 , 侯明才 , 杨伟 , 颜林 , 张杰 , 陈备战 , 余槐 , 史俊波 , 陈琳
2019, 65(6):1331-1349.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03
摘要:以藏南冈底斯带中段渐新世花岗质岩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岩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渐新世花岗质岩石岩性主要为中粗粒花岗闪长岩、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 Pb定年表明,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264±04 Ma,属晚渐新世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里特曼指数σ为158~320,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铝饱和指数A/CNK比值为090~104,属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相对富集Rb、K和亏损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强(LaN/YbN值为537~1426),具有较弱的Eu负异常。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指示花岗岩成因类型为I型。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εHf(t)值为008~631,Hf同位素一阶段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445~687 Ma,主要来自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岩浆在成岩过程中存在分离结晶作用。综合分析认为,冈底斯带在渐新世时期处于印度与亚洲板块的碰撞造山环境,挤压作用及幔源物质侵位导致地壳加厚,使青藏高原在该时期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隆升。
2019, 65(6):1350-1362.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04
摘要:华北克拉通南部中条山地区发育有大量古元古代基性岩墙,它们对于认识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中条山北段绛县地区变质基性岩墙进行锆石LA- ICP- MS U- Pb测年分析,结果表明该基性岩墙的变质年龄为1847±14Ma,代表本区一期重要的变质事件,其形成时代大致限定为1. 85~2. 14 Ga。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岩石的SiO2含量为 45. 94%~51. 69%,TiO2 (0. 93%~1. 09%)和K2O (0. 15%~0. 46%)含量低, Fe2O3T(11. 18%~13. 43%)含量高,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REE总量变化于60. 56×10-6~77. 26×10-6,LREE、HREE分异明显,大部分样品显示Eu正异常(δEu=0. 99~1. 29);微量元素总体富集Rb、Ba、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指示其属于大陆拉斑玄武岩系列,源区具有富集地幔的特征,推测其可能是在拉张环境下被先前俯冲带流体交代的地幔物质部分熔融的结果。综上,中条山地区古元古代基性岩墙可能代表着华北板块在新太古代晚期克拉通化后的一次强烈的伸展事件,随后其经历了18. 5 Ga左右强烈的变质作用。
郑禄林 , 杨瑞东 , 刘建中 , 高军波 , 陈军 , 程伟
2019, 65(6):1363-1382.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05
摘要:黔西南普安县泥堡金矿床作为滇黔桂“金三角”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层控型和断裂型两种类型金矿体,是近年来金矿找矿重大突破之一。含金石英脉Rb- Sr等时线法获取的层控型和断裂型金矿体成矿年龄分别为141±2Ma和142±3Ma,与区域金、锑成矿时代和岩浆活动时限基本对应,暗示泥堡金矿成矿动力学背景可能为环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的岩石圈伸展拉张环境。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H、O、S)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水,混入一定的变质水、大气降水,具中低温、低盐度、超压流体特征,成矿环境为弱酸性还原性环境。提出了泥堡金矿床成矿模式为深源岩浆模式:深部含矿热液沿深大断裂上涌,运移至地表浅部时,由于物化条件的改变,成矿热液中以Au(HS)-2、Au(HS)0等形式迁移的贫Fe富Au流体与赋矿围岩中的活性铁发生硫化作用,从而形成富金含砷黄铁矿,导致Au大量沉淀聚集,并在有利的容矿空间(F1断层、Sbt、背斜核部及层间破碎带)和岩性组合(沉凝灰岩、凝灰岩)中沉淀就位形成金矿体。
2019, 65(6):1383-1395.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06
摘要:地裂缝的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是正确认识地裂缝的关键一环,也是科学防灾减灾的必要前提。本文吸收了汾渭盆地、河北平原、苏锡常平原在近年里涌现出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并以这三地为例,分析总结了中国地裂缝的发育特征和成因机制。文章最后还对地裂缝分析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地裂缝以汾渭盆地、河北平原以及苏锡常平原的最为典型,三地地裂缝的空间分布受地质构造和古地理因素作用和影响,各具特点;②中国地裂缝的形成发育既受控于地质条件,又与抽水活动动态响应,不同成因的地裂缝在几何形态上具有不同表现;③“断层蠕滑”和“抽水活动”是主导中国地裂缝形成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两种动力条件,相应的两种成因机制分别在构造活动较强的地区和地下水超采的地区应用良好。
王强茂 , 李海龙 , 李廷栋 , 尹启航 , 王逸文 , 范艳霞
2019, 65(6):1397-1407.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07
摘要:建筑物的地震安全性是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我国城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方法理论多针对地上建筑物,而对地下空间的地震安全性研究较为薄弱,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对地下空间的需求。活断层是诱发地震、导致建筑物破坏的的直接因素。考虑到空间关系上,地下空间与断层之间的交互关系为相交或相离。因此,本文将地下空间分为两类:与断层相交的地下空间称为跨断层地下空间,远离断层的地下空间称为远离断层地下空间。本文尝试将断裂带同震地表破裂、地震峰值加速度、地震烈度等地表地震安全性评价考量的要素与地下空间埋藏深度建立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基于震害统计的地下空间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最后,本文选取地下空间利用需求较高的深圳和北京地区为实例进行介绍。
张茂省 , 谭新平 , 董英 , 孙萍萍 , 董鹏伟 , 卢娜
2019, 65(6):1409-1421.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08
摘要:黄土高原地区平山、填沟、造地、建城工程备受各界关注,大规模改造黄土沟壑地形地貌、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会引起哪些环境效应成为讨论的热点。以延安新区北区为例,通过地质调查、地面物探、监测、模拟等手段,从地质环境效应、水环境效应、植被生态环境效应、社会经济与人文环境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讨论了全球城镇化、后现代城市兴起视角下如何看待平山造地工程。研究表明,适度的、严控质量的平山造地建城工程总体上拓展了建设空间,改善了城市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善了基本社会服务,有利于城市治理和发展。同时指出,平山造地改变了国土空间结构及其利用模式,对沿沟峁居住的窑洞文化、黄土山水文化特征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新区北区一座座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面对新塑造的巨型岩土工程体也应居安思危,科学应对,对改造后的场地要分类有序建设,并加强监测;按照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的原则,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做到新城老城统筹规划,地上地下空间协同利用。
罗璐 , 朱霞 , 何春艳 , 毛翔 , 许振华 , 汪新伟 , 朱咸涛
2019, 65(6):1422-1430.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09
摘要:陕西咸阳地热田位于关中盆地腹地,横跨两个不同的基底构造和岩性单元,南北分界线为渭北断裂。研究区地热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是Cl-Na型,渭北断裂北侧的水比南侧的水相对更成熟。氢氧同位素证据表明咸阳市区和武功县城的地热水来自于秦岭山区大气降水的补给;地热水 γ(Na+)/γ(Cl-)均大于085,阳离子交换指数位于-042~593之间,脱硫酸系数均大于1,推断研究区的地热水主要形成于溶滤作用,其中武功地区的热储层较封闭,可能存在沉积水;惰性气体同位素3He/4He—4He/20Ne表明流体循环仅发生在地壳深度内,没有幔源物质的补给。
2019, 65(6):1431-1433.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10
摘要:内容提要: 玛珥式火山易被掩埋和不易识别,它们与人们常见的高出地面的锥状体火山口不同,而以负地形、圆形或椭圆形状、面积小和高度密集成群出现为特征。位于卓资县北部的玛珥式火山群无论在规模上和保存完好程度上都是世界上第一位的。进一步研究它们将填补我国地学界对负地形玛珥式火山口的认识、研究第四纪火山地质、推动当地旅游方面都具有意义。
丁嘉鑫 , 韩申 , 黄柏诚 , 吴艳爽 , 张博 , 肖飞 , 王永
2019, 65(6):1440-1461.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12
摘要:内容提要: 造山型金矿形成于汇聚板块边缘,俯冲增生或碰撞造山体制,是现代矿床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西准噶尔地区有几十个造山型金矿,但其究竟形成在洋壳俯冲增生造山过程还是洋盆闭合后的碰撞造山过程,尚不清楚。本文系统总结了西准噶尔地区造山型金矿的时空分布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它们主要赋存于达拉布特断裂西北侧,可分为安齐(包括哈图金矿)和萨尔托海(包括萨Ⅰ金矿)两个成矿带;成矿作用受控于达拉布特走滑断裂引发的区域变质变形事件,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晚石炭世变质火山沉积岩或蛇绿岩中,发育NaCl—H2O—CO2 ± CH4 ± N2流体包裹体体系,成矿温度为170~380 ℃,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热液,晚期为大气降水热液;成矿同位素年龄为271~300 Ma,已有资料显示西准噶尔地区存在多期次俯冲增生作用,并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消减完毕。而造山型金矿广泛发育的达拉布特西北侧古洋盆闭合于308~328 Ma,此后为大陆碰撞造山体制,因此西准噶尔造山型金矿形成于大陆碰撞造山体制,适合于碰撞造山成岩成矿和流体作用模式。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达拉布特地区陆—陆或弧陆碰撞过程中,大规模的韧脆性剪切变形及区域变质事件导致地层及围岩中不稳定组分发生变质活化,形成含矿变质流体,流体向上运移至韧—脆性转换带内形成了西准噶尔造山型金矿成矿系统。
2019, 65(6):1462-1472.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13
摘要:内容提要: 干热岩资源指内部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流体,温度高于180℃的异常高温岩体,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地热资源类型。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Fenton Hill项目实施以来,已在全球14个国家实施了41个干热岩开发项目,以干热岩储层建造和连通的目标地层周围或上部是否存在水热型储层为标准,25个属于传统意义的干热岩开发项目,16个属于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或Engineered Geothermal System,缩写为EGS)。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这些干热岩开发项目主要分布在欧亚板块板内地热域、印澳板块板内地热域、东太平洋离散—汇聚板缘型地热域、西太平洋汇聚板缘型地热域和加勒比海火山活动岛弧区。按照盆地类型划分,全球干热岩开发项目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包括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弧前盆地、弧后盆地、近现代火山(火山带)和褶皱带地区,其中以欧洲阿尔卑斯褶皱带磨拉石盆地为代表的前陆盆地,和以欧洲阿尔卑斯褶皱带上莱茵地堑、北美新生代科迪勒拉造山带内华达盆地裂谷盆地是全球干热岩开发项目最为集中的两种盆地类型。考虑我国干热岩资源分布情况,上莱茵地堑、内华达盆地的干热岩开发历程对我国干热岩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19, 65(6):1473-1486.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14
摘要:内容提要: 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是联系大气过程和陆面水文过程的关键环节,对区域/流域水循环过程和水量平衡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全球各地区(潜在)蒸散发及其对气象要素的响应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精确测定和估算蒸散发已成为定量研究水循环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蒸散发理论方法的发展、国内外蒸散发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蒸散发的时空变化及敏感性分析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蒸散发的主要估算模型。估算和测定蒸散发的主要方法有水文学法、微气象学法、植物生理学法、遥感方法和SPAC综合模拟法。本文综述了各种蒸散发估算、测定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基于敏感性和趋势分析重点总结了蒸散发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均出现“蒸发悖论”现象,潜在蒸散发或蒸发皿蒸发量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和风速是影响蒸散发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文系统的对比分析可以为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水循环过程及对水资源的影响、大气—土壤—植被系统的水文循环机理、农业管理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2019, 65(6):1487-1500. DOI: Doi: 10. 16509/j. georeview. 2019. 06. 00*
摘要:内容提要: 气候模拟显示,中国在古近纪曾被带状干旱带控制并被大面积沙漠沉积覆盖,然而在中国境内,尤其是在青藏高原周边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隆升耦合敏感地区却鲜有发现,一定程度制约了东亚季风起源时间和气候变化研究。本文通过岩性、沉积结构、沉积构造、石英砂颗粒表面特征、铁质黏土套的化学成分特征和风成沙丘分布面积综合分析,证实了剑川盆地古近系始新统宝相寺组中段典型沙漠沉积的存在。古风向重建显示,沙漠早期为西风控制,晚期为西北风控制并伴随有初始季风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证据可见,青藏高原东缘始新世中晚期经历了一个由干旱到潮湿的气候剧变事件,而沙漠的消失即为该事件的标志。研究区古近纪风向偏转、初始季风雨的出现以及沙漠的消失表明,东亚季风可能始于晚始新世。本文进一步确证了青藏高原东缘古近纪沙漠的存在,对深化研究东亚季风起源的时间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耦合关系具重要意义。
李伟 , 郭甜甜 , 吴智平 , 徐长贵 , 吴奎 , 陈兴鹏 , 幽鹏飞 , 郭睿鹏
2019, 65(6):1501-1513.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15
摘要:内容提要: 新生代辽东湾坳陷处于伸展和走滑作用的共同控制之下,二者强弱关系的变化导致了复杂的叠加、配比关系,本文利用平衡剖面方法,选取了不同地区垂直和平行于主干断裂的两个方向地质剖面进行了平衡剖面的恢复和伸展率的计算,进而探讨了辽东湾坳陷新生代各演化阶段伸展、走滑作用的叠加配比关系,结果表明:始新统孔店组—渐新统沙河街组四段、三段沉积期,辽东湾坳陷以伸展作用为主,走滑作用相对较弱;沙河街组二段—沙河街组一段沉积期表现为弱伸展、弱走滑;渐新统东营组沉积期转变为强走滑、弱伸展,辽中—辽东地区走滑作用强于辽西地区,而伸展作用辽西强于辽中—辽东地区;新近纪—第四纪,辽东湾坳陷伸展和走滑作用均相对较弱,整体拗陷。不同时期伸展和走滑作用的叠加、配比关系控制了辽东湾坳陷构造格局、构造样式的时空差异。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适用于中国东部多数伸展和走滑作用共同控制的盆地类型,尤其针对主走滑断裂附近发育相当数量走滑派生次级断裂的情况结果更为准确。
单衍胜 , 毕彩芹 , 张家强 , 迟焕鹏 , 朱韩友 , 罗勇 , 喻廷旭 , 李锋 , 徐银波 , 仝立华
2019, 65(6):1515-1521.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17
摘要:内容提要: 基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施工的川高参1井资料,分析了川南芙蓉矿区上二叠统宣威组煤储层特征,优选C6+7和C8煤层采用大液量、中高排量、中砂比、变粒径支撑剂、多级阶梯式加砂工艺实施了合层水力压裂改造,并通过地面微地震监测及排采试验评价,验证了储层改造效果。研究表明:研究区薄—中厚煤层群发育,主要为原生结构无烟煤,煤层孔隙度2. 2%~4. 6%,渗透率(0. 013~0. 027) ×10-3 μm2,属低孔低渗型储层。井区内C6+7、C8煤层厚度大且稳定,埋深适中,含气量、含气饱和度高,储层压力梯度高异常,有利于煤层气富集并在储层改造基础上开发。C6+7与C8合层压裂过程中,通过增大前置液量比例,缓慢提高泵注排量,注前置液阶段多段塞降滤失,细中粒石英砂支撑剂组合等压裂工艺优化措施,提高活性水压裂液造缝及携砂能力。地面微地震监测显示,川高参1井压裂裂缝以NW—SE向垂直缝为主,裂缝长度、宽度及影响体积都较大,有效改善了井筒周围煤储层的导流能力;后续排采试验阶段,最高日产气量达8307 m3,连续90天稳产6000 m3/d以上,创西南地区直井单井最高日产量和稳定产气量新高,实现了区域煤层气勘查重大突破。
袁文杰 , 潘宝林 , 魏明建 , 刘秀英 , 白晓曼 , 范鹏丽
2019, 65(6):1523-1540.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18
摘要:内容提要: 释光测年是第四纪年代学中应用较广泛的重要测年方法。释光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热释光(Thermoluminescence, 简写TL)阶段到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简写OSL)阶段,测年研究的载体矿物主要是长石和石英。因测试目的不同,前处理方法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沉积物、陶瓷、暴露岩石三种释光测年样品的长石或石英获取方法进行总结,以期对释光测年样品前处理起到参考作用。
张洪 , 胡薇薇 , 刘倩 , 石军太 , 史婵媛 , 宋兆杰
2019, 65(6):1541-1548.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19
摘要:内容提要: 储层非均质性是储层和油藏研究的核心内容。鄂尔多斯盆地下二叠统山西组2段低渗天然气储层非均质性严重,而储层流动单元分布是非均质性最直观体现。统计整理子洲气田一百多口井孔渗饱物性和储层数据,计算出流动带指数和储能系数,并据此给出主要目的层山- 2- 3(山西组2段第3砂组)流动单元平面分布,显示出流动单元顺河道方向呈带状,垂直于河道方向分块的特征,研究其机理表明,河道砂体的不同及河道中心与河道边缘砂体物性差异形成的平面非均质性,是流动单元分带的主要原因,主流动单元带位于主河道轴心和心滩,由1类和2类流动单元构成,物性好,以线性渗流为主,产量高;副流动单元带位于河道周围天然堤、决口扇和废弃河道沉积,物性差,呈现以启动压力梯度为特征的非线性渗流特征,产量低,而不同期三角洲幕式前积河道和局部辫状河道心滩发育造成层间非均质性,是纵向储层分块主控因素。并进一步用动态资料初步验证了流动单元划分的正确性。该研究成果为低渗致密气田区域储层非均质性量化研究给出了一个思路。
2019, 65(6):1549-1557.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20
摘要:内容提要: 针对江阴南部地面沉降问题,结合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和城市建设规划,根据比奥固结理论,引入黏性土流变理论,将土体本构关系拓展至黏弹塑性,并考虑土体的土力学参数和水力学参数随应力场的动态变化,建立江阴南部地区建筑荷载、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三维全耦合数值模型,分别模拟预测了江阴南部地区2015年12月3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建筑荷载、地下水开采单独作用及二者叠加作用三种情况下地面沉降发展趋势。模拟结果显示,建筑荷载为引起江阴南部地区地面沉降的主因,其次是地下水开采,二者的主压缩层分别为第Ⅰ黏性土弱含水层和第Ⅱ黏性土弱含水层,分别占总压缩量的4294%和6260%;建筑荷载和地下水开采叠加作用下引发的地面沉降具有耦合效应,二者叠加量小于单独作用引发量的线性叠加。
2019, 65(6):65069300-65069300.
摘要:
2019, 65(6):65069301-65069301.
摘要:
2019, 65(6):65069302-65069302.
摘要:
2019, 65(6):65069303-65069303.
摘要:
2019, 65(6):65069304-65069304.
摘要:
2019, 65(6):65069305-65069305.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6.021
摘要:
2019, 65(6):65069306-65069306.
摘要:
2019, 65(6):65069307-65069307.
摘要:
2019, 65(6):65069308-65069308.
摘要:
2019, 65(6):65069309-65069309.
摘要:
2019, 65(6):65069999-65069999.
摘要:
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