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5, 61(6):1205-1210.
摘要:本文主要报道采自新疆巴楚一间房剖面晚奥陶世恰尔巴克组紫红色瘤状泥质灰岩中具有外骨骼无颌类的头甲标本,其中一件头甲甲胄背部保存了清晰的眶孔、松果体,另外两件头甲腹部甲胄分别保存了口孔及鳃区鳃囊独立开向体外的6对外鳃孔等的外部形态构造,并初步讨论了其与国内外奥陶纪—泥盆纪具有外骨骼无颌类的异同关系。由于此次研究的头甲背部化石不具有志留纪—泥盆纪通常背甲背部前端具有的鼻垂体孔,而另外两件头甲腹部具有鳃区鳃囊独自开向体外的外鳃孔等构造特征,从而揭示了该地区晚奥陶世脊椎动物群具有的特殊性及独立性。这是自寒武纪发现以软体印模为主要特征的脊椎动物之后,首次在国内对前志留纪的具外骨骼的脊椎动物外部形态特征的详细报道。本研究对于了解、研究早期古脊椎动物的发生、演化,具有脊椎动物生物学依据及其分支系统的建立等重要意义。
邓晋福 , 冯艳芳 , 狄永军 , 刘翠 , 肖庆辉 , 苏尚国 , 赵国春 , 孟斐 , 车如风
2015, 61(6):1211-1224.
摘要:长期以来,许多著名学者提出众多模型,讨论古亚洲构造域的构造演化和造山(带)结构样式。但是,认识上的分歧很大,特别是关于主洋盆的空间位置和闭合时间。本文主要基于中国侵入岩大地构造编图(1∶250万)和研究这个侧面,参与讨论。① 侵入(岩)弧,碰撞和后造山岩石组合,随时间由西向东变新,同时,主构造带走向从近东西向转为近南北向,暗示古亚洲洋的闭合最终转化为太平洋构造域。② 位于主洋盆北侧的是宽阔的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的沟—弧—盆系统;位于南侧的西面为南天山被动陆缘,中部为塔里木克拉通北缘的窄的沟—弧—盆系统,东面为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活动陆缘。③ 主体侵入(岩)弧的内部分散地分布着从Pt3开始的残留弧和残留oφ,被看做是主体弧的基底。 ④ 传统上认为的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块”,本文基于它们的侵入(岩)组合归为残留弧,认为不是构造上相对稳定的性质,并未采用“地块”的术语,而把它们看作洋陆转换过程中早期残余岛弧处理。⑤ 提出主洋盆的识别有三个标志,(a) 洋闭合最晚,(b) 或为双向俯冲(当两侧均为活动大陆边缘时),或单向俯冲(当一侧为被动陆缘,另一侧为活动陆缘时),(c) 长寿命的洋以及洋闭合带常常发育地中海式残余洋发育的陆—陆碰撞早阶段。 ⑥ 该构造域主要发育Pt3—T的侵入(岩)弧和oφ,支持Sngor等关于大量新生陆壳的推测,亦与大量花岗岩类为εNd(t)“+”值符合。新生陆壳的形成又暗示,长时间的洋俯冲必导致地幔的冷却,以及大量榴辉岩进入地幔,最终导致高密度的地幔下降流形成,必导致洋的闭合与随后的陆—陆碰撞,形成最初的东亚大陆。
李江海 , 周肖贝 , 李维波 , 王洪浩 , 刘仲兰 , 张华添 , 塔斯肯
2015, 61(6):1225-1234.
摘要:塔里木陆块寒武纪—三叠纪主要经历了从东冈瓦纳大陆西北缘裂解、到向劳亚大陆聚合的演化过程,北部长期为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南部主要为裂谷、持续裂解以及漂移过程中陆块地体增生拼合,主要为弧后前陆盆地或隆起。塔里木盆地一级层序地层、区域不整合事件、次级构造单元的构造演化等,与板块边界上构造活动及其板块运动轨迹的变化具有明显的一致性,板块边界上的挤压造山活动,造成盆地隆升以及盆地岩相古地理格局的剧烈变化。引发塔里木盆地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的地幔柱活动,垂向上也造成石炭系穹隆状剥蚀抬升。塔里木叠合盆地的形成是小陆块上不同时期不同盆地类型复合的产物,而在世界其他大板块上,它们在横向上可能处于不同位置,不会发生垂向叠合,而以不同时代的不同盆地出现。塔里木陆块较全球典型克拉通盆地规模小,在与周边陆块碰撞汇聚时受改造强烈,构造变形程度大并由陆块边缘向陆块内扩展,南、北两侧陆块边界上的强烈构造作用易于对整个盆地产生强烈影响,发育挤压期盆地隆起和前陆盆地等。
岑敏 , 董树文 , 施炜 , 周涛发 , 陈龙 , 陈兴强
2015, 61(6):1235-1247.
摘要:大同盆地为位于华北地块中部的新生代断陷盆地,自中新世晚期以来经历了持续的强烈伸展作用。基于边界断裂滑动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结合对本区新生界沉积地层与玄武岩资料的总结归纳以及对区域动力学背景的讨论,本文提出了大同盆地的形成机制:自10~8 Ma以来,鄂尔多斯地块东北缘形成NW向伸展的构造应力场,其中σ1垂直,σ2、σ3水平,σ2的方位角为60°,σ3方位角为150°,此构造应力场控制边界断裂的运动,形成NE向大同断陷盆地。盆地的形成对应岩石圈减薄深部过程,可能受到了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太平洋—欧亚板块碰撞板缘动力作用的影响。本文将岩石圈浅部构造应力场与深部地幔活动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大同盆地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控制大同盆地形成的正断型构造应力场不同于华北区域性走滑型构造应力场;首次测得了与地幔活动相关的大同火山群大峪口玄武岩K Ar年龄为068±013Ma;大同盆地具有板内狭窄型裂谷的构造特征。本文为建立鄂尔多斯地块东缘山西地堑系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提供新的依据。
2015, 61(6):1248-1256.
摘要:前陆冲断带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构造分段性控制油气分布。龙门山冲断带构造分段特征明显,但对分段性的形成机理缺乏深入研究。总结前人砂箱模拟实验成果认为:盆地基底差异和推覆带附近刚性体分布的差异,是造成冲断带构造分段的主要原因。龙门山前川西古拗拉谷的发现,为盆地基底存在差异提供了有利证据,古拗拉谷两侧发育大邑古隆起、江油—老关庙古隆起,在后期逆冲推覆过程中形成阻挡。通过对龙门山推覆带基底特征和刚性地体进行分析,结合前人模拟实验结果,明确提出龙门山冲断带构造分段机理:龙门山北段构造的形成是以碧口地块为动力,龙门山初始裂谷边缘古隆起形成阻挡,在古隆起上方形成冲断带;中段以彭灌杂岩体[彭县—灌县(都江堰)杂岩体]传递动力,在川西古拗拉谷坳陷部位,刚性体挤入盆地内部,印支期—喜马拉雅期,古坳陷部位继承性地发展为川西前陆盆地;南段以宝兴杂岩体传递动力,在大邑古隆起上方形成冲断带。
任升莲 , 宋传中 , 李加好 , 宫龙 , 黄鹏 , 林寿发 , 李龙明 , 杨帆 , 刘乐 , 胡达 , 刘国厅
2015, 61(6):1257-1269.
摘要:满洲里地区位于额尔古纳成矿带南段,深受古亚洲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在中生代产生了具有很大影响的构造—岩浆活动。2011年在进行国家地质调查项目时,首次在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西北约42 km处发现一个被第四系掩盖的古火山口,称为巴勒根哈德古火山口,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0.6096′,北纬48°51.4327′。在遥感影像图上表现为与之相对应的环形构造和放射状水系,非常清晰地显示出环状火山口。岩性主要由流纹质火山角砾熔岩、火山集块熔岩、火山集块角砾熔岩与流纹岩组成,构成数个韵律层。除顶底不完整以外,可见三个完整的喷发韵律层,均由爆发相开始,以溢流相结束,爆发指数为0.72 ~ 0.92,自下而上喷发力度逐渐减弱。流纹岩中锆石U Pb测年获得其年龄为167.8 ± 3.3 ~ 162.2 ± 2.1 Ma,指示该火山喷发的时代为中侏罗世。应力场分析研究认为本地区在中生代早期σ1为NWW向,稍后转为NNW向,说明中生代以后本地区应力场由古亚洲体制转为太平洋构造体制。由于叠加了NNW方向的挤压作用,导致得尔布干断裂带活化,并形成了NNE向具有左旋剪切性质的额尔古纳断裂带以及与之配套的NWW向的张性断裂,二者的交切处成为中侏罗世中酸性岩浆上升和就位的最佳空间。因此,在NNE向上常形成串珠状分布的中心式火山口群,巴勒根哈德和甲乌拉火山口就是其中的两个,它们是古亚洲构造和太平洋构造背景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2015, 61(6):1270-1279.
摘要:本文应用LA-ICP-MS对浙江浦江地区平水群陈塘坞组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 Pb定年,获得最年轻锆石峰值年龄为828±3.8 Ma,代表了该套地层沉积时代的下限,结合陈塘坞组凝灰岩中获得的SHRIMP锆石U Pb年龄825.3±8.1 Ma和830±6 Ma,将浦江地区平水群地层时代限定于新元古代中期,并置于富阳地区的双溪坞群和绍兴地区的平水组之上。浦江地区平水群主体为一套浅变质、弱变形的海相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积火山碎屑岩,陈塘坞组沉积岩骨架颗粒统计结果表明,火山岩屑含量在60%~80%,沉积岩屑含量在10%~30%之间,长石含量一般在15%~20%之间,石英含量很少,呈次棱角状,无分选,磨圆差,显示了近源特征。其物源为岩浆弧,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集中在850~800Ma之间,缺少1000Ma左右及更老的的碎屑锆石,表明陈塘坞组火山碎屑源于沉积同期的火山岩,同时也说明平水群形成于一个新岩浆弧邻近地区。浦江地区平水群与双桥山群无论在时空上还是构造属性上都显示出配套的弧盆体系特征,表明两者存在一定的成因联系。
2015, 61(6):1281-1292.
摘要:高密度浊流和砂质碎屑流作为深水环境重要的地质营力,但如何区分两种流体及其沉积,一直存在着争议。通过探讨两种流体的关系,有助于澄清深水沉积过程的相关认识,有助于正确区分两种流体的沉积,也有利于开展相关砂岩储层的预测。在分别回顾高密度浊流和砂质碎屑流的概念、特征及具体实例的基础上,对比了两者的流体性质和沉积特征,结合触发机制、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从理论运用和实际运用两方面探讨了两者的关系。高密度浊流沉积可划分为底部、中部和上部三部分,垂向上具逆—正粒序。砂质碎屑流沉积富砂质,具块状层理,垂向上可由块状砂岩叠置形成。碎屑流形成的触发机制多样,且相对于中等至弱粘性碎屑流,强粘性碎屑流不易向浊流转换。与砂质碎屑流相比,高密度浊流在术语使用上更合理。如果碎屑流发生了流体转换,形成高密度浊流沉积;如果未发生,且物源富砂质,可以形成砂质碎屑流沉积。块状砂岩与上覆泥质沉积物呈突变接触时,可能为砂质碎屑流成因;与上覆沉积物为渐变接触时,构成正粒序,为高密度浊流成因。
周伟 , 夏昭德 , 杜玮 , 夏明哲 , 姜常义 , 凌锦兰 , 赵彦锋 , 康珍
2015, 61(6):1293-1303.
摘要:位于青海省欧龙布鲁克微陆块东北缘的红柳沟北镁铁—超镁铁质单式侵入体,其围岩为古元古代达肯大坂岩群(Pt1dk),主要由暗色橄榄辉长岩和辉长岩组成。岩体为中等富集Fe—Ti—P的铁质超基性岩体(m/f= 2.66~3.04)。岩相学的观察表明岩石发育包橄结构、含长结构及堆晶结构,各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为橄榄石橄榄石+斜长石+斜方辉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各类岩石均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地球化学的信息显示岩浆在结晶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同化混染作用,混染源为上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作用发生于尖晶石稳定域内。采用SHRIMP锆石U Pb法,获得岩体暗色橄榄辉长岩中锆石年龄为418.3±2.8Ma,属晚志留世。结合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年龄及区域地质资料,判断它应形成于大陆边缘伸展或裂谷化阶段,同时也佐证了柴达木盆地北缘晚志留世—晚泥盆世处于陆内伸展环境。
2015, 61(6):1305-1320.
摘要:贵州西北部地区(主要包括水城地区和赫章地区)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产出有多个大型、中型镁菱铁矿床和菱铁矿床。赫章和水城地区是贵州省最重要的两大铁矿富集区,矿床赋存于泥盆系和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中。本文报道了贵州赫章水塘、雄飞和铁矿山矿段泥盆系镁菱铁矿床岩石学、矿物学及矿床地球化学结果: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脉状产出,矿石类型以米黄色和灰色镁菱铁矿为主,其构造类型有块状、条带状及米粒状构造。与镁菱铁矿共生产出有白云石、长石、黄铁矿及石英等矿物。与长石紧密共生的白云石具有典型的鞍状结构,表明其遭受了明显的热液叠加改造作用。水塘和雄飞镁菱铁矿床的钍(0.4×10-6~2.3×10-6,平均1.1×10-6;0.2×10-6~3.2×10-6,平均1.3×10-6)、锆(2.7×10-6~20.6×10-6,平均8.1×10-6;1.3×10-6~17.8×10-6,平均7.5×10-6)和钪(0.5×10-6~3.9×10-6,平均1.3×10-6;0.1×10-6~3.6×10-6,平均1.4×10-6)及Al2O3(0.24%~1.78%,平均0.85%;0.06%~2.77%,平均1.18%)含量较铁矿山铁矿(Th含量为0.2×10-6~0.8×10-6,平均0.4×10-6,Zr含量为0.6×10-6~9×10-6,平均4×10-6,Sc含量为0.1×10-6~1.7×10-6,平均0.5×10-6,Al2O3含量为0.01%~1%,平均0.38%)偏高,表明水塘和雄飞铁矿成矿过程中有较强的陆源风化物质参与。铁矿山铁矿具有较高Eu/Eu*值(6.73~8.94,平均7.68)和低Y/Ho值(26.67~33.33,平均30.01),暗示热液作用对铁矿山铁矿成矿贡献更大。结合矿床硫同位素及有机碳分析结果,认为区内镁菱铁矿床属于沉积—改造成因。
2015, 61(6):1321-1331.
摘要: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典型富油气凹陷,利用烃源岩生排烃史模拟和储层流体包裹体分析,对凹陷内不同区带、不同层系油气藏的形成时期及差异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两期成藏:第一期为古近纪东营组沉积后期至抬升初期,第二期为新近纪明化镇组沉积末期,其中第一期为主成藏期。不同区带、不同层系油气充注成藏时期存在明显差异:第一期成藏范围广泛,在全区均有分布,第二期成藏则主要分布于近生烃凹陷区;中浅部层系多为第一期单期成藏,深部层系多为两期成藏,第二成藏期主要分布于深部主力生烃层系中。不同区带及不同层系成藏的差异性主要受控于烃源岩主生排烃期断层活动性和高成熟烃源岩的分布。
谢昭涵 , 罗静爽 , 刘中亮 , 魏志鹏 , 叶凡 , 王元兴
2015, 61(6):1332-1346.
摘要:为研究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的断裂构造演化,搞清断裂在各个时期的活动特征,以及对地层沉积、储层改造和盖层保存的影响,从而分析其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笔者以地质时期作为断裂控藏作用的第一分类原则,对断陷期的构造解析利用最大断距相减法分析徐西断裂,认为徐西断裂在火石岭期是多条分段的小断裂,至沙河子期才连接成为一条大规模控陷断裂,此外还发现徐东走滑断裂带的东侧分支也是一条火石岭期和沙河子期就强烈伸展的断裂,具有与徐西断裂相似的控陷作用,于营城期卷入新生的走滑断裂带。由于T2断裂密集带的形成受到断陷层先存断裂的控制,本文利用坳陷层T2断裂密集带对深部断裂(T4和T41)再活动的映射关系,分别分析火山岩气藏的气源断裂和调整断裂。根据构造演化时期,将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的断裂控藏作用分为以下几类:断陷期断裂活动控制沙河子组源岩和营城组储层的分布于活动强烈、古断距较大的控陷断裂上盘局部区域;营城组火山岩沿徐中断裂和徐东断裂带喷发,对成藏有利的火山岩相分布与徐中断裂和徐东断裂带附近;青山口期T41断裂选择性复活,在断裂附近形成大量新生裂缝改善火山岩储层物性,同时成为天然气充注的通道,在时空关系上具有储层形成与油气运移同时发生,和优质储层紧邻气源断裂的特征,对天然气成藏极为有利;反转期断陷中部及北部的断裂活动较弱,气藏多数得以保存。据此提出气源断裂——火山口联合控藏模式,其中本研究区的几条大规模断裂——徐西、徐中和徐东断裂带都具有多重控藏作用,同一条断裂在各构造演化时期的作用不同。
2015, 61(6):1347-1358.
摘要:本文研究了安徽铜陵新桥矿区土壤中的Pb富集特征,并采用Pb同位素示踪法进行了Pb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多数0~20cm表层土壤Pb发生了中等以上的富集,20cm以下深层土壤的Pb无明显富集。Pb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土壤中Pb主要来源于矿区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岩闪长岩等岩石风化的自然源Pb以及矿山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矿石构成的矿石源Pb所组成的二元Pb。其中,表层土壤736%~987%的Pb来自于矿山开采的矿石,深层土壤中614%~761%的Pb来源于侵入岩的风化。
2015, 61(6):1370-1382.
摘要:铁同位素地球化学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表生过程涉及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浅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也是地球科学中的基本地质过程之一。本文对表生体系中的土壤、河流、海洋等主要储库的铁同位素组成特征及表生体系铁同位素分馏的基本过程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表生过程中的风化作用、河流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海洋铁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铁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介绍。表生过程中铁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理论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并且显示出铁同位素是表生地球化学领域新的示踪工具。
2015, 61(6):1383-1406.
摘要:从1920年叶良辅在北京西山命名“下马岭页岩”到现在的近百年时间里,下马岭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本文从岩性组成、沉积序列及环境、分布范围及区域变化、年代地层学、古生物学、含油气性、古海洋演化、基性岩床、盆地性质及演化等多个视角,对下马岭组的地质特征及相关地质、科学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这有利于我们对下马岭组及其内涵更为全面、细致、深刻的了解,也为探索华北乃至整个地球中元古代时期的演化提供更多信息。
2015, 61(6):1407-1416.
摘要:首次利用岩石薄片观察和统计介形类化石的赋存状态,对济阳坳陷页岩的沉积环境及层序进行了研究。根据介形类化石在层面上的分布特征,将化石分布形式分为均匀分布、零星分布、条带状分布三种,按其保存状况分为双瓣、单瓣、破碎及压扁变形四种类型,化石丰度分为丰富(>100瓣/4cm2)、中等(30 ~100瓣/4cm2)和稀少(<30瓣/4cm2)三种。介形类化石的赋存状态与古盐度、岩相、层序及页岩中碳酸盐含量密切相关。研究表明:① 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纯下亚段(Es4cx)—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Es3x)沉积期水体环境经历了由咸变淡的过程,盐度变化与化石丰度变化一致;② 碳酸盐含量处于50%~60%范围内,最有利于介形类化石的保存;③ 纹层状灰质泥岩相和纹层状泥质灰岩相化石丰度高,但纹层状构造形成时期沉积速率慢,沉积基底较坚实,不利于介形虫死亡后的埋藏和保存,因此化石多以破碎为主。④介形类化石的盛衰与地层层序关系密切,一个层序内化石丰度呈现为出现 繁盛 衰退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低位体系域、湖扩展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该方法解决了常规分析中难以观察到的化石原始保存和分布状态的问题,实现化石信息获取的最大化。
左祖发 , 罗春林 , 王会敏 , 刘邦秀 , 刘春根 , 徐喆
2015, 61(6):1417-1428.
摘要:本文对江西赣南横市地区基性岩墙进行了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主量元素特征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基性岩墙为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钙碱性系列,属于富钠基性岩类;TiO2含量较高,平均含量1%,属于钛较高的基性岩类;A/NCK均小于1,属于准铝质基性岩类,具幔源型岩浆特征。基性岩墙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测年结果为422.8±1.8 Ma和421.7±2.2 Ma,时代属于晚志留世,表明该基性岩墙是加里东期褶皱造山运动期后拉张(伸展)作用的产物。该地区不仅出露了加里东期同造山期和后造山期两类酸性花岗岩岩体,而且在该地区还同时出现加里东期的酸性岩类及基性岩类,大致反映了该地区从挤压型酸性岩浆侵位逐渐转换为拉张环境的基性岩浆侵位构造过程。
吕洪波 , 章雨旭 , 张海春 , 董晓朋 , 冯雪东 , 唐轲 , 朱桂繁 , 郑大燃 , 李莎 , 张琦
2015, 61(6):1429-1433.
摘要:狼山之北的测老庙地区是内蒙古西部巴音戈壁盆地群东部的边缘拗陷,面积850km2,分布着白垩纪陆相碎屑岩。在该拗陷的南部边缘出露有一个小型火山通道,侵入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砂砾岩中。平面上看,火山通道露头在NEE方向长185 m,在NNW方向宽55 m,被围岩变硬的烘烤边包围着,高出南侧干河床20多米,构成一个小山丘。垂向上看,火山通道深处有逐渐变大的趋势。火山通道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通道的外围是由砂砾岩和泥岩交互的碎屑岩受岩浆烘烤而变质,形成坚硬的角岩带,带宽1~3 m 不等;紧邻烘烤边的是宽过10 m的致密玄武岩带,发育水平延伸的柱状节理,包含有围岩的捕掳体;其内侧是深色碱性正长岩带,带宽可达10 m,而最核心部位为约 1m宽的透镜状浅色碱性正长岩带,由全晶质正长石和黑云母组成。所有的岩相带以浅色正长岩为核心而两侧对称分布,火山通道东西两侧还有同期的辉绿岩墙与火山通道相连。火山通道内玄武岩—深色正长岩—浅色正长岩的分带性意味着碱性正长岩与外围玄武岩以及其外的辉绿岩墙是同一种岩浆冷凝分异的结果。这种分带性不仅有利于探讨碱性正长岩的成因,也为探讨这些相关岩浆岩的构造背景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此处露头清晰、岩相分带明显、岩墙、断层与地层的切割关系清楚,堪称地质学的实地教科书,不仅是地学研究的重要素材,也是地学师生野外地质实习的良好场所。
2015, 61(6):1434-1446.
摘要: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发育有角闪石捕虏晶。本文以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的钛闪石为研究对象,对钛闪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探讨其地质意义。研究表明钛闪石是岩浆早期高压结晶的产物,其高Ti富Al,Mg#平均为0.68,形成于幔源岩浆中,成分相对于寄主岩为捕虏晶,其主微量元素的成分范围以及微量元素的配分形式与碱性玄武岩中的巨晶角闪石以及捕虏体中的脉状角闪石一致。根据其主量元素的含量,我们计算出了钛闪石形成的温压条件以及结晶深度。按结晶深度钛闪石可分为两期,一期结晶深度较大(35.09 ~43.74 km),位于岩石圈底部,形成压力在1019~1305 MPa,温度在1049~1066℃;另一期结晶深度相对较小(27.20~27.29 km),位于岩石圈中下部,形成压力在759 ~771MPa,温度在1031~1078℃。钛闪石是岩浆形成早期在不同深度发生分离结晶的结果,可能记录了导致南海新生代玄武岩由拉斑玄武岩向碱性玄武岩转变的岩石圈变厚的趋势。
禚喜准 , 张林炎 , 陈骁帅 , 张姣姣 , 杨建林 , 李银川
2015, 61(6):1447-1457.
摘要: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油气勘探必然向深层延伸。弄清深部储层的孔隙演化规律,提高预测精度,是深入勘探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柴达木盆地昆2井岩屑和岩芯样品的系统采集,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测井解释等手段,系统分析了古近系与新近系地层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储层物性特征,发现泥质杂基含量与砂岩的孔隙演化密切相关。为了正演孔隙的演化过程,运用分选很好的风成石英砂和粒度细小的红色粘土为材料,按照粘土杂基含量为5%、10%、15%、20%,制作了四类石英砂开展模拟实验。松散沉积物的压实模拟,从1.4MPa试验加压到210.4MPa,分别进行了21个循环实验。将实验模拟的结果,与昆2井的岩芯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碎屑岩泥质杂基含量越高,初始孔隙度越小,孔隙度衰减越快;泥质含量较低的净砂岩,当上覆压力达到76.5MPa时,颗粒大量破碎并重新排列,导致粒间体积减缩以及少量直线型粒内裂缝出现,储层物性明显变差。压实模拟的实验数据,能够为快速沉降区砂岩的储层质量预测提供依据。
闫百泉 , 韩文伯 , 孙雨 , 陈司铎 , 陈奋 , 杨洋
2015, 61(6):1459-1467.
摘要:以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萨二组为例,研究了随机地震反演技术及其对河道砂体的精细刻画。研究表明:纵向上,不同厚度砂体的随机反演结果符合率差异较大:厚度大于3 m的砂体符合率为89.6%,厚度为2~3 m的砂体符合率为79.1%,厚度小于2 m的砂体符合率为71.5%;平面上,各沉积单元平均的砂体符合率能达到75%以上,且分流平原亚相的符合率要高于内前缘亚相。地震、测井及地质资料的充分结合,能够对河道的走向、复合河道砂体的单一河道边界及井间砂体叠置关系精细刻画,显示了井震结合预测河道砂体的适用性。
商志文 , 陈永胜 , 姜兴钰 , 王福 , 李建芬 , 施佩歆 , 王宏
2015, 61(6):1468-1480.
摘要:地质学(古环境重建与AMS 14C测年)和考古学研究,发现了位于渤海湾西岸距现代岸线仅5km的大港穿港路采土场贝壳质河口沙坝海滩层上的、具海水捕捞特征的西汉先民短暂居停遗址,及其上覆的、持续约700~800年的1.6m厚海相层。这是渤海湾西岸迄今所发现的距现代海岸线最近的、被海相层覆盖的西汉先民用海遗址。全新世中期海退以来,渤海湾西岸至少有5道主要的贝壳堤—岭地古海岸线,它们的初始年龄分别是6.6~6.2 ka cal BP、5.5 ka cal BP、3.3 ka cal BP、2.4~2 ka cal BP和0.9ka cal BP(即4650~4250 BC、3550 BC、1350 BC、450~50 BC和1050 AD)。每一道堤—岭岸线在其形成发育期,均构成当时的海、陆界线:界线向海一侧是古海区、向陆一侧是高水头海水影响的低地。上古林—齐家阜堤—岭岸线形成于战国—西汉时期,岸线后的大面积洼地直至东晋—北魏时期曾频繁地被高水头海水淹浸,穿港路西汉遗址则直接被海相层覆盖,二者共同为“西汉海侵说”提供了地质学证据。
2015, 61(6):61061210-61061210.
摘要:
2015, 61(6):61061280-61061280.
摘要:
2015, 61(6):61061304-61061328.
摘要:
2015, 61(6):61061481-61061491.
摘要:
2015, 61(6):61061492-61061492.
摘要:
2015, 61(6):61069991-61069991.
摘要:
2015, 61(6):61069992-61069992.
摘要:
2015, 61(6):61069999-61069999.
摘要:
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