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4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贺兰山地区中元古代微生物席成因构造

      2008, 54(5):577-586.

      摘要 (2039) HTML (11) PDF 18.94 M (1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贺兰山中段中元古界黄旗口组石英砂岩中发现丰富的微生物席成因构造(MISS),包括由微生物席生长、破坏和腐烂过程形成的3种类型、9种不同形态的构造;与华北大红峪组发现的同类构造在成因类型与多样性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对比性。砂岩中发育双向交错层理、冲洗层理、高角度单斜层理系和波痕,泥质粉砂岩夹层中发育波痕与泥裂,表明微生物席主要发育于潮间带上部至潮上带下部环境。MISS构造在华北地台长城系下部砂岩中的广泛存在表明在16 Ga前以蓝细菌为主的微生物群在环潮坪碎屑环境也很活跃,可能代表了微生物由海洋向陆地环境发展的过渡阶段。具光合作用功能的制氧蓝细菌的蓬勃发展可能是引发中元古代海洋化学条件发生转变、含氧量增高的重要原因,并为真核生物及宏观藻类的兴起创造了条件。研究表明,黄旗口组与华北大红峪组大致同时,反映了Columbia超大陆裂解期华北地台开始拉伸—张裂、缓慢沉降的构造古地理背景。

    • 库车坳陷晚白垩世地层存在的证据和沉积相分析

      2008, 54(5):587-592.

      摘要 (1740) HTML (12) PDF 1.16 M (16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库车坳陷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白垩系是其主要储层。长期以来,该坳陷白垩系的地层划分存在较大争议,其中是否存在上白垩统是争议问题焦点之一。笔者等根据发现的晚白垩世钙质超微化石,证实了库车坳陷巴什基奇克组上部地层属于晚白垩世并存在海相沉积;根据前人在库车坳陷及塔东北井下发现的晚白垩世介形虫、轮藻等化石,证实了这些地区也同样存在上白垩统,古城组是其晚白垩世陆相沉积的代表。若干露头剖面和井下岩芯晚白垩世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表明特提斯海水曾侵进到该盆地。该坳陷及塔东北地区晚白垩世存在海相和陆相两类沉积体系。

    • 湖南石门杨家坪下寒武统杷榔组三段混合沉积研究

      2008, 54(5):593-601.

      摘要 (2196) HTML (15) PDF 1.65 M (18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湖南石门杨家坪下寒武统杷榔组三段发育陆源碎屑与海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综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研究区野外露头资料的详细观测和室内样品分析及数据统计等工作,对研究区杷榔组三段混合沉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区混合沉积特征宏观上表现为由陆源碎屑与混积物交互沉积、碳酸盐与混积物交互沉积和不同类型混积物本身的交互沉积构成的混积层系,微观上表现为陆源碎屑组分与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所形成混积岩;混合沉积类型主要为内潮汐沉积作用和浊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复合式混合沉积Ⅱ,次为深水原地沉积作用形成的渐变式混合沉积,但是不同成因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混合沉积类型往往叠加在一起,形成复合式混合沉积Ⅱ+渐变式混合沉积的混合沉积复合体;混合沉积环境为深水斜坡,发育内波、内潮汐混合沉积微相、深水原地混合沉积微相和远源浊流混合沉积微相等类型;在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内波、内潮汐沉积特征,剖析了混合沉积的沉积机理;结合混合沉积的成因、沉积机理、产出部位及沉积环境等因素,以沉积学原理为指导,建立了研究区杷榔组三段的混合沉积模式。

    • 三尾拟蜉蝣在中国热河生物群可能并不存在

      2008, 54(5):602-608.

      摘要 (2038) HTML (12) PDF 593.70 K (23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热河生物群是中生代晚期分布在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辽西、冀北地区的一个非常繁荣的陆相化石群,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三尾拟蜉蝣(Ephemeropsis trisetalis)”和狼鳍鱼(Lycoptera)是它的3个典型代表成员。最近对采自义县组的上百块与三尾拟蜉蝣较为相似的成虫标本研究,发现上述成虫标本与三尾拟蜉蝣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建立了美丽蜉蝣属及其两个种,并认为三尾拟蜉蝣可能仅分布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外贝加尔和蒙古,在中国热河生物群并不存在。这一发现对有关热河生物群的古地理分布、地层划分和对比以及古水系等问题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南海东北部下地壳高速层的成因探讨

      2008, 54(5):609-616.

      摘要 (1527) HTML (13) PDF 1.93 M (23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壳结构分析,指出南海东北部存在下地壳高速层,大致分布在112°E~120°E,19°N~22°N的陆坡和拉张程度大的陆架地区,呈NEE向延伸,在海底地震仪剖面上最大的厚度有8km,向南海海盆方向减薄。通过对比综合分析认为,高速层物质组成是底侵作用形成的熔岩垫,由于伸展作用,南海海底扩张(30Ma)前后底侵作用形成了熔岩垫,并促使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壳抬升,导致区域性抬升剥蚀。

    • 湘南中生代花岗质岩石成岩成矿的时限

      2008, 54(5):617-625.

      摘要 (2507) HTML (15) PDF 3.48 M (2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位于南岭中段的湘南地区,中生代花岗质岩石广泛分布;该区W、Sn、Pb、Zn、Mo、Bi等金属矿床密集产出,很多钨、锡矿床达到大型、超大型规模,且找矿潜力巨大,构成一个世界级的有色金属矿集区。最近大量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南岭中段钨、锡、铅锌等金属的成矿是一个爆发性、区域性的地质事件,成矿时间高度集中,成矿时限主要在150~160 Ma之间,与该区主要花岗岩的成岩时间相当吻合;对单个钨、锡矿床而言,其矿区的成岩、成矿存在着一种准同期性,即成矿与矿区花岗岩的成岩基本上是同时的、或稍晚于花岗岩的成岩作用。因此,该区中生代的花岗岩与钨锡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南岭中段花岗岩大规模的侵入和钨、锡等金属的爆发性成矿均形成于一种岩石圈伸展减薄、地壳拉张的构造环境,可能与华南中生代第二幕岩石圈伸展事件密切相关。

    • 新疆东准噶尔贝勒库都克锡矿床成矿时代及成矿作用

      2008, 54(5):626-640.

      摘要 (1630) HTML (10) PDF 3.22 M (20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贝勒库都克锡矿床赋存于正长花岗岩中,矿化类型主要为蚀变花岗岩型、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对云英岩型锡矿石中的白云母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定,获得坪年龄为306.8 ± 2.4 Ma~309.7 ± 2.4 Ma,与正长花岗岩306 ±5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这组坪年龄不仅精确地反应出成矿的时间限制,而且表明了正长花岗岩与锡成矿的密切关系。锡矿石中石英流体包裹体划分为NaCl—H2O型和NaCl—H2O—CO2—CH4型。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60~250℃和280~390℃,峰值在210℃和330℃,流体盐度为1.22%~7.86% NaCleq,流体密度为0.55~0.96g/cm3。锡矿石中石英的δDSMOW介于-128‰~-95‰,δ18OSMOW值介于9.6‰~14.‰,δ18OH2O值为1.56~8.09‰,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混合少量大气降水。物理化学条件改变、水—岩交换作用及CO2—CH4和NaCl—H2O 的不混溶作用在锡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江汉复兴I号断块近地表石油微生物勘探研究

      2008, 54(5):641-644.

      摘要 (1500) HTML (11) PDF 462.24 K (16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油气微生物勘探,作为一种新的油气勘探技术,因其快速而多解性小,日益受到勘探界的重视。通过对江汉复兴I号断块的油气微生物勘探研究,不仅对研究区内的S4正钻井成功地进行了快速评价,而且圈定了最有利富集区,同时,指明了勘探方向可向南部转移。最后,通过对研究区长期跟踪研究表明,在油气微生物勘探之后所完钻的12口井中,其含油情况均与微生物异常结果相符,充分展示了油气微生物勘探新技术的巨大应用前景。

    • 源外鼻状构造区油运移输导通道及对成藏的作用

      2008, 54(5):646-652.

      摘要 (1881) HTML (14) PDF 1.39 M (19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尚家地区为一鼻状构造,位于三肇凹陷下白垩统青山口组一段油源区之外,其石油的成藏与分布主要受输导通道的控制。能否正确认识该区石油输导通道及对成藏的作用,对于指导该区石油勘探和丰富油气成藏理论均具重要意义。采用油源对比、典型油藏解剖和成藏模式的研究方法,对尚家地区石油输导过程进行了研究,将其划分为以下3个部分:① T2源断裂是三肇凹陷青山口组一段源岩生成石油向下伏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扶余油层、下白垩统泉头组三段杨大城子油层“倒灌”运移的输导通道;② 被T2—T2-2断裂沟通的砂体是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石油从三肇凹陷向尚家地区侧向运移的输导通道;③ T2—T1-1断裂是尚家地区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石油向上覆下白垩统姚家组葡萄花油层运移的输导通道。采用石油输导通道和石油分布之间匹配关系的研究方法,对尚家地区输导通道对石油成藏与分布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到T2源断裂越发育,三肇凹陷向尚家地区侧向运移的油源越充足;被T2—T2-2断裂沟通的砂体输导通道位置和能力控制着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和下白垩统泉头组二段石油的分布及富集程度;T2—T1-1断裂输导通道分布控制着尚家地区葡萄花油层的石油富集区域。

    • 近30年来我国地质分析重要成果评介

      2008, 54(5):653-669.

      摘要 (1726) HTML (12) PDF 2.63 M (22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地质标准物质体系的建立、X射线荧光分析成为岩矿全分析的主导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成为现代地质分析的支柱、化探配套方法的形成与发展、野外现场分析技术、贵金属元素分析、微区痕量分析及元素分布特征研究新技术、Re/Os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及其应用、海洋地球化学分析方法体系及标准物质体系的形成等九个方面列举、评介了近30年来较重要的地质分析成果,说明成果产生的历史条件、意义与影响、成果的获得及给人的启示。最后就我国地质分析的当前热点及未来发展提出了看法。

    • 砂岩副矿物的物源区分析新进展

      2008, 54(5):670-678.

      摘要 (1626) HTML (11) PDF 692.89 K (18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物源区分析是盆地分析和古地理重建的重要研究方法,有很长的研究历史。随着分析测试技术的进步,物源区分析的方法不断发展,分析精度也不断提高。电子探针、离子探针和LAICPMS等微区原位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单矿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物源区分析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代表了物源区分析的最新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砂岩中常见副矿物铬尖晶石、金红石的地球化学分析以及锆石UPb年龄、白云母ArAr年龄在物源区分析中的应用。同时,作者认为物源区分析往往是基于碎屑矿物的化学成分或年龄与可能物源区的对比,且只具有统计意义。因此,深入了解区域地质情况和可能的物源区的地质信息,测试一定数量的颗粒进行统计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结果。

    • 粗壮假碾磨齿兽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

      2008, 54(5):679-682.

      摘要 (1667) HTML (11) PDF 1.25 M (18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蜀兽类哺乳动物的研究历史,论述了在哺乳动物牙齿演化和中生代陆相地层对比研究中的科学意义。粗壮假碾磨齿兽的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哺乳动物中“三磨楔齿形臼齿趋同演化”的假设,并再一次以直接的化石证据表明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含蜀兽类化石地层的时代为中侏罗世。

    • 广西横县六景泥盆系艾菲尔阶—吉维特阶之交化学地层研究

      2008, 54(5):683-693.

      摘要 (1460) HTML (13) PDF 2.26 M (16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广西横县六景泥盆系剖面艾菲尔阶—吉维特阶界线(Eifelian—Givetian界线)附近的Polygnathus xylus ensensis 至 下varcus带之间,出现了一系列Ce/La值、Ni/La值和δ13Ccarb值重大组合性异常,分别代表缺氧事件、Ni事件和生物灾变等地质历史事件。紧临艾菲尔阶—吉维特阶界线的生物事件与全球性kaákotomari事件有较好的响应。该地区所处华南地块南侧、古特提斯洋离散边界附近的古陆缘浅海为上述事件的古地理、古大地构造背景。该系列事件的原始诱因为系列构造运动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表现方式:断裂和火山热液活动造成Ni事件;挤压变形和抬升运动耦合相对海平面变化造成缺氧事件。Ni事件和缺氧事件均可独立造成生物灾变事件,而前二者的叠加将使生物灾变加剧,因灾变机制的区域性而未造成生物的大规模灭绝。Ni事件是由洋源性构造、热液和火山活动所主导的。

    • 台湾海峡及邻区地球物理特征及地壳密度结构

      2008, 54(5):694-698.

      摘要 (1484) HTML (9) PDF 1.71 M (25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台湾海峡及邻区的岩石物理性质和重力、磁力异常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约束,对过台湾岛中部和南部恒春半岛的两条重力剖面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对建立的地壳密度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台湾岛中部,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碰撞,导致地壳增厚的模型更为符合迄今为止的地球物理探测结果。而台湾岛南部的地壳密度结构揭示了,属于欧亚大陆的南海板块向菲律宾海板块下俯冲的地壳密度分布。

    • 豫西太山庙铝质A型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2008, 54(5):699-711.

      摘要 (2173) HTML (15) PDF 2.78 M (2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太山庙岩体位于华北陆块南缘豫西地区,呈岩基产出,出露面积约290km2。根据它们的接触关系可以划分为3期:第1期中粗粒碱长花岗岩、第2期细中粒碱长花岗岩、第3期碱长花岗斑岩。利用SHRIMP锆石UPb法对主要岩性中粗粒碱长花岗岩进行测年的结果表明:其成岩年龄为115±2Ma,晚于区域上的南泥湖等花岗斑岩体和文峪、花山、合峪等花岗岩基。在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特点上,这3期花岗岩基本相似,主要由条纹长石、钠长石(An<10)、石英和少量的黑云母组成,发育晶洞构造;具富硅(SiO2 70.63%~76.59%),偏碱(Na2O+K2O 8.23%~9.34%),FeO*/MgO值相对较高(3.00~7.21),CaO和MgO含量低(分别为0.46%~1.18%和0.15%~0.65%),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为0.95~1.13)的特点;微量元素特征上,明显富集REE(Eu除外)、Zr、Nb和Ta等高场强元素(HFSE),而Sc、Cr、Co、Ni、Sr和Eu等含量较低。此外,还具有较高的Ga/Al比值特征(2.7~3.6),所有这些特征均说明其与I型和S型花岗岩有明显的区别,而具有铝质A型花岗岩的特点,在相关判别图解上属于A1型花岗岩,表明其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

    • 重庆芙蓉洞洞穴沉积物δ13C、δ18O特征及意义

      2008, 54(5):712-720.

      摘要 (1881) HTML (11) PDF 467.49 K (19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重庆芙蓉洞内各种新老沉积物的δ13C、δ18O以及对洞穴内的滴水、池水和洞外泉水的长期观测结果,发现芙蓉洞内的次生沉积物中氧同位素变化整体一致,处于稳定温度下(16℃)的平衡分馏状态。而且洞内滴水和池水的氧同位素也相当一致,反映了外界大气降水中氧同位素的年平均状态。芙蓉洞内各种沉积物中碳同位素变化范围很大,从0‰~-11‰均有分布。由于芙蓉洞内各种滴水以及池水中溶解无机碳(DIC)的δ13C变化约在-8‰~-11‰,显著偏轻于部分洞穴沉积物中的δ13C。通过研究从洞穴滴水到形成次生化学沉积物这个过程中的可能影响洞穴沉积物中碳同位素变化的因素,例如:洞穴温度、滴水高度和速率、CO2脱气、生物作用、矿物同质异相转换等,同时参考芙蓉洞内连续生长达37 ka的FR5石笋的碳同位素记录,发现以上可能的影响因素都不能完全解释芙蓉洞内次生沉积物中碳同位素的异常偏重现象。虽然芙蓉洞内广泛存在文石与方解石共存的次生沉积物,但是综合分析表明这些沉积物的氧同位素处于平衡分馏状态,可以用来进行古气候研究。不过在利用石笋碳同位素解释古环境变化时需要慎重,特别是在讨论由文石或文石—方解石混合构成的次生沉积物时。

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