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49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鸟类飞行的起源

      2003, 49(1):1-3.

      摘要 (2855) HTML (11) PDF 2.21 M (25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笔者简要介绍了有关鸟类飞行起源的两种假说,即“飞行的树栖起源”假说和“飞行的奔跑起源”假说,并根据近几年中国辽西发现的化石材料,对两种假说的立论依据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初步认为两种可能性均存在,但因奔跑而飞地的机制更为普遍合理,“上树”是一种可能的条件,但既非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

    • 羌塘基底质疑

      2003, 49(1):4-9.

      摘要 (2827) HTML (13) PDF 4.42 M (27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部分学者根据西藏1:100万改则幅区调查资料和戈木日,果干加年山浅变质岩中获得的14个锆石Pb-Pb年龄(3204~509Ma),建立了太古宙一元古宙岩石地层系统,提出了“结晶基底”与“软基底”的双层结构模式。资料证实样品取自沉积层,锆石为碎屑锆石,无法确切反映成岩或变质年龄。作者等在原划为下元古界都古尔片麻岩中获得了384Ma的锆石年龄,日湾茶卡东山下石炭统之下火山岩(原划AnD)获得346Ma的Rb-Sr年龄,玛依岗日组玄武岩夹层中获得318Ma的Rb-Sr年龄,野外工作中将“基底岩系”与上覆石英二叠系角度不整合关系厘定为整合关系,基于野外地质立状和同位素年龄资料分析,对羌塘地区基底和双层结构模式提出质疑,认为羌塘中部的浅变质岩系主体时代为晚石炭世。太古宙一元古宙岩石地层,变质期次,双层基底结构及其演化的认识显然是不正确使用同位素年代数据得出的结论。

    • 郯庐断裂带肥东韧性剪切带的变形规律同位素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2003, 49(1):10-16.

      摘要 (3626) HTML (12) PDF 5.21 M (27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郯庐断裂带肥东韧性剪切带的几何学形态为一正花状左行平移断裂带,目前出露的为该韧性剪切带的根部,具有典型的深层次左行走滑变形特征,肥东韧性剪切带中糜棱岩,超糜棱岩测得的^40Ar/^39Ar全岩年龄分别为120.48Ma和118.75Ma,说明郯庐断裂带的大规模左行平移时代为早白垩世,对该带构造变形和构造叠加的研究表明,肥东浮槎山一带是被郯庐断裂带截切,牵引,叠加,改造的印支期大别一胶南造山带的残块,郯庐断裂带与大别-胶南造山带是不同时期,不同构造系统的产物,前者属于滨太平洋构造系统,后者属于特提斯构造系统。

    • 四川石棉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2003, 49(1):17-27.

      摘要 (2949) HTML (11) PDF 7.00 M (28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四川石棉县石棉蛇绿岩主要由变质橄榄岩和辉长岩组成,玄武岩出露零星。辉长岩中锆石U-P年龄为906±46Ma,表明它是新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产物。变质橄榄岩具有低的Al_2O_3和CaO含量,高的MgO含量和Mg~#值,与世界上典型蛇绿岩中方辉橄榄岩的值一致。玄武岩具有较高的SiO_2和TiO_2含量,较低的Al_2O_3和K_2O含量;LREE略亏损,基本无Eu异常;在不相容元素方面,玄武岩具有较低的(La/Yb)_N,(La/Sm)_N,Ce/Zr,Th/Y,Th/La和Ti/Y值,较高的La/Nb,Zr/Nb和Y/Nb值,Nb负异常较为明显;玄武岩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与MORB相似,但与IAT和OIB区别明显。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玄武岩均投影于MORB区域。根据上述特征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笔者认为,石棉蛇绿岩可能形成于成熟的弧后盆地环境。

    • 广东从化石岭方钠石正长岩特征及其起源

      2003, 49(1):28-39.

      摘要 (2853) HTML (12) PDF 9.27 M (2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广东省从化市石岭方钠石正长岩是南岭地区已知惟一的早白垩世硅酸不饱和碱性岩。岩石由方钠石、霞石、钙-钠角闪石、霓石-普通辉石、铁黑云母和条纹长石组成,不含独立相斜长石,是一种超溶线碱性正长岩,侵入于佛冈黑云母花岗岩中(γ_5~(2(3))),侵位年龄为144.9±5.7Ma(Rb-Sr矿物-全岩等时线)。岩石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Rb,高场强元素REE、Nb、Ta、Zr、U、Th和挥发组分Cl(4355×10~(-6)~6525×10~(-6))、F(2415×10~(-6)~3525×10~(-6))等。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显示Sr、Ba、P、Ti强烈亏损,而Nb、Ta、Zr、Ce强烈富集的特征,具有A型岩套中A_1亚型岩石的微量元素特征。在(Na_2O+K_2O)-SiO_2,(FeO~*/MgO)-SiO_2,(Zr+Nb+Ce+Y)-FeO~*/MgO和(Zr+Nb+Ce+Y)-(Na_2O+K_2O)/CaO等图解中均落入A型岩套分布区。在Y/Nb-Yb/Ta,Y/Nb-Ce/Nb,Nb-Y-Ce和Nb-Y-3Ga图解中均落入A_1亚型区域,并具有OIB亲缘性,表明是深部幔源成因。在锶、钕同位素成分方面,具有低的I_(Sr)值(0.7060±0.0015)和接近于零的ε_(Nd)(t)值(-0.15~-0.20),低的钕模式年龄(T_(2DM)=0.96Ga),表明岩浆可能起源于上地幔(具全硅酸盐地球BSE端元成分)。说明在早白垩世,南岭地区应力作用已转入拉张为主,大规模拉张作用,造成岩石圈减薄,有利于碱性岩

    • 玄武岩类岩石大地构造环境的Th、Nb、Zr判别

      2003, 49(1):40-47.

      摘要 (3307) HTML (14) PDF 5.27 M (29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Th、Nb、Zr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判别机理,根据世界上典型大地构造环境区玄武岩类的Th、Nb、Zr数据,研究了Th、Nb、Zr判别玄武岩大地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机理,发现大同构造环境区玄武岩系的Th、Nb、Zr特征具有显著差异,其比值特征能将玄武岩形成的大地构造位置很好地划分出来,提出了判别玄武岩大地构造环境的Nb/Zr-Th/Zr双对数判别图,试图能较好地区分出大洋板块发散边缘,板块汇聚边缘,大洋板内,大陆板内及地幔热柱形成的玄武岩,得出了玄武岩大地构造环境判别的标志,指出了用Th、Nb、Zr判别玄武岩大地构造环境的方法。

    • 基于区域分解法的地下水有限元与边界元耦合模型—淄博市王旺庄水源地地下水数值模拟

      2003, 49(1):48-52.

      摘要 (3010) HTML (11) PDF 3.40 M (26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区域分解法(DDM)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新方法,方法本身独到的耦合思想和高效的并行计算机理,对于求解复杂的、大型的地下水问题具有相当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淄博市王旺庄水源地地下水流模型为例,应用重叠型区域分解法(DDM)构造了边界单元法(BEM)与有限单元法(FEM)耦合模型,在两种数值方法各自优点的基础上,更形象地再现了实际水文地质原型,有效地消除了人为边界造成的流场失真。

    • 关于峡东陡山沱组具刺疑源类化石研究的补充

      2003, 49(1):53-58.

      摘要 (2964) HTML (12) PDF 6.52 M (24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峡东陡山沱组黑色燧石中前人报道了多种多样的具刺疑源类化石,笔者最近重新研究了陡山沱组岩石切片中的具刺疑源类,发现微化石三维地保存了几乎没蚀变的条件下,这个生物群落包括Filis phaeridi-um,Baltisphaeridium,Comasphaeridium和Tianzhushania等分子,它们中的Tianzhushania在外表及形态上可与产自挪威斯瓦尔巴德群岛晚里菲岩层中的Trachyhstrichosphaera aimika比较,Trachyhystrichosphaera aimika是晚前寒武纪最特殊和分布最广的一个分子,目前已知至少产自世界上15个地区的晚里菲岩层中,对于新古元代前文德地层似乎是一个出色的指示化石,产自陡山沱组的Tianzhushania似乎支持Butterfield的观点,即:陡山沱组硅化碳酸盐沉积的年代早于伊迪卡拉后生物多样化的时期,但是,由于化石只发展于少数岩石薄片中,因此,这些化石或许只代表峡东陡山沱组局部的生态环境。文中还讨论了陡山沱组的沉积环境及化石的保存。

    • 藏北羌塘地区地层新资料

      2003, 49(1):59-65.

      摘要 (3350) HTML (14) PDF 5.43 M (25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的牙形石化石资料证实在羌塘北部地区有泥盆纪查桑组地层,它是该盆地保存的最古老海相沉积地层,羌塘地区中西部广大地区上侏罗统索瓦组顶部产有丰富的以Virgatosphinctes和Aulacosphinctes两属为主的菊石化石,可初步建立5个菊石组合,其中Berriasella和Blanfordiceras菊石的出现使最高海相层位上延至提塘阶顶部或贝利阿斯阶,而圆笠虫(Orbitolina)、似异卷虫(Heterohelix)出现可能反映有海相白垩纪地层的存在,在晚三叠世肖茶卡组中发现有Epigondolella牙形石动物群,这是我国晚三叠世最高位牙形石带又一产地,首次在双湖比隆组油页岩剖面顶部发现产Harploceras sp.菊石化石的层位,时代属早上托阿尔斯(Toarcian)。解决了这一特殊沉积地层单位长期争论的时代归属问题,并指出它与早侏罗世海侵高峰期全球缺氧事件有关。

    • 三峡地区震旦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

      2003, 49(1):66-73.

      摘要 (2854) HTML (13) PDF 5.60 M (28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三峡地区秭归庙河陡山沱组第一段至第三段,宜昌棺材崖陡山沱组第三段上部至灯影组底部以及四溪灯影组石板滩段和白马沱段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地区震旦系碳同位素组成与全球新元古代广布的后Martinoan冰期地层δ^13C的分布模式基本一致,本文还讨论了地层中碳同位素组成与生物演化和地层层序发展的关系,指出陡山沱组一段白云岩中δ^13C的负异常可以作为震旦系底界划分的标志,最晚Varanger冰期在三峡地区由陡山沱组三段上部出现的三级层序界面所替代,震旦系内部陡山沱组一段和三段可能形成于Marinoan冰期之后,伊迪卡拉生物分异发展之前,而陡山沱组四段及上覆灯影峡组则大致与国外伊迪卡拉期地层对比。

    • 拉萨地块北部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2003, 49(1):74-80.

      摘要 (3067) HTML (11) PDF 5.48 M (25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拉萨地块北部发育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NLT),由前锋纳木错构造带,根部安多-伦坡拉构造带和底部滑脱构造带所构成,前锋纳木错构造带总体呈WNW向展布,由20多条向北倾斜的逆掩断层,宽阔的韧性剪切带,4条蛇绿岩片带与大量不同类型的构造岩片所组成,根部安多一伦坡拉构造带位于班公-怒江缝合带中段,由3条WNW向一近EW向逆冲断裂带,宽阔的绿蛇混杂岩岩片中与发生褶皱的古近纪盆地所组成,底部为中上地壳滑脱带,对应于15~30km深处的高导层,主要由蛇绿岩和构造岩组成,NLT推覆距离达120~150km,主要形成时代为古近纪晚期一新近纪早期。

    • 粉晶X射线衍射理论计算和CIF数据转换软件—XRAY

      2003, 49(1):81-84.

      摘要 (3231) HTML (12) PDF 2.44 M (25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一个进行粉晶X射线理论计算和CIF文件转换的计算机软件-XRAY,其输入内容仅要求X射线波长,晶胞参数,空间群和原子坐标等,输出内容包括衍射图谱的图形方式和一个包含2θ、d值、相对强度和指标化的列表,并可进行CIF文件的输出转换,它可作为科学研究的辅助工具以及用于X射线结晶学的数学演示。

    • 甘肃省文县阳山特大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2003, 49(1):85-92.

      摘要 (3211) HTML (14) PDF 5.38 M (3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阳山金矿位于川陕甘交界地带,为近年发现的一特大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该矿目前已发现4个矿段,均赋存于泥盆系中,矿体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在剖面上为脉冲,似层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金主要以微细粒金(2~3μm)包裹于毒砂,黄铁矿等矿物之中,矿石中As、Sb及有机碳含量较高,矿带受安昌河一观音坝断裂带控制,矿体产于断裂带内的次级断裂中,泥盆系三河口群粉砂质千枚岩渗透性较好,且碳质含量,金丰度值较高,是矿区最有利的赋矿层位;矿体在时间、时间上与侏罗纪早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稳定同位素分析了表明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有关,所以,该矿为受构造直接控制的,与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金矿床。

    •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生物气横向运聚成藏研究

      2003, 49(1):93-100.

      摘要 (2926) HTML (14) PDF 5.95 M (2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系统研究了地层水盐度对微生物菌生长发育的制约,矿化度对生物气在地层水中溶解度的影响,泥岩盖层中高矿化度地层水对封盖性能的控制作用。柴达木盆地三湖(台吉乃尔湖,涩聂湖,达布逊湖)地区主要受南缘昆仑山冰雪溶水的补给,地层水从南向北运移,北斜坡第四系地层水的矿化度最高,北斜坡泻水-汇水区高盐度条件下生物菌的活跃程度受到抑制,影响生物气大量生成并从水中游离出来,中央凹陷及其南部低矿化度条件下更适宜生物气的生成,生物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随矿化度的增高明显降低,南缘低矿化度水中饱含的生物气经地层水从南向北携带,在北斜坡高矿化度条件上大量游离出来,实验测试证明泥岩饱和高矿化度地层水时,其突破压力增加约100倍,封盖性能大大提高,有效地保存了北斜坡游离相生物气,研究显示生物气总体上具有向北斜坡以水溶气方式进行横向运聚的特征,展示了北斜坡气源补给充足,具有满坡含气的巨大勘探潜力。结合生物气本身的发育特征和三湖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生物所首先以水溶气方式发生远距离的横向运移以后再以游离相进行垂向运聚成藏,这一结论对下一步三湖地区生物气勘探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 伸展盆地地表热流值的模拟计算—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

      2003, 49(1):101-106.

      摘要 (2669) HTML (12) PDF 4.44 M (2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伸展盆地的大地热流值可以认为是由地幔热流,地壳内部和盆地沉积物生热效应以及岩石圈和沉积物导热性质等多个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本文根据传热学理论,分析了纯剪切模式条件下伸展盆地内的地表热流值贡献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伸展因子的理想关系,认为深部热源的能量,伸展因子大小,地壳浅层的生热性质以及盆地构造位置是控制盆地热流高低和展布的关键因素。结合沉积地层的导热性质,放射性元素的生热效应,岩浆区的现今地表热流分布,得到了与正演模拟相接近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思路的有效性。同时对该地区幕式伸展裂陷过程中的地表热流值变化趋势进行了模拟,认为在不同的伸展裂陷幕地表热流值表现为阶段式的升高,在末期达到最大值。

    • 时序马尔可夫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在中国北方型岩溶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以徐州市张集水源地裂隙岩溶水为例

      2003, 49(1):107-112.

      摘要 (2421) HTML (13) PDF 3.79 M (26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满足城市不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徐州市拟建水源地——张集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与研究区裂隙岩溶含水层相适应的三维数学模型,并用等参有限元方法求解。考虑到大气降水的多寡及其分配状况是影响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最终决定因素,而且具有随机分布性质,建立了研究区大气降水的时间序列——马尔可夫模型,其精度高于单一的时间序列模型,与有限元方法结合并用于评价该区的地下水资源,得出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16.71×10~4m~3/d。结论对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对中国其他类似地区地下水资源正确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