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8年第44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闽,浙,赣晚前寒武纪构造格局探讨

      1998, 44(6):561-567.

      摘要 (1849) HTML (16) PDF 715.59 K (16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华南前寒武纪构造格架在长期中不断取得进展。通过闽、浙、赣地区前寒武纪建造、构造综合分析研究:浙西-赣东北地区中元古代晚期为华夏古陆的活动陆缘;武陵运动是华南是重要的造山运动,华夏古陆与扬子板块在赣东北断裂带一线碰撞,形成了统一的“华南古大陆”;新元古代由于区域地质条件不同,各地块碰撞后的构造演化存有明显的差异;新元古代本区主要由华南新元古代早期大陆碰撞带和闽西南-赣南裂陷槽组成。

    • 海南岛几个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探讨

      1998, 44(6):568-575.

      摘要 (2136) HTML (14) PDF 1.06 M (15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海南岛有无泥盆纪地层?有无加里东运动?有无加里东期花岗岩?历来是大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在1:5万昌江县幅和邦溪幅地质调查研究中,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首次在海南岛发现珊瑚化石Cystophrentis kalaohoensis Yu,结合旋回地层学研究主为,在昌江县鸡心-鸡实一带南好组(C1n)中下部可能存在中晚泥盆世地层;首次发现并圈定了加里东期花岗岩体,时代为36

    • 工业矿物利用报告会纪要

      1998, 44(6):575-0.

      摘要 (1383) HTML (14) PDF 1.15 M (12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98年8月20日~21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地质系主任张立豫教授应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的邀请,作了“工业矿物的利用”学术报告会,并与来自国内的从事工业矿物利用的专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就工业矿物利用的发展前景、方向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交流。 张教授结合自己30多年从事工业矿物利用的体会认为:在当今全球地质工作不景气的情况下,工业矿物的利用仍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领域。他认为从事工业矿物应用研究,除具有扎实的结晶学、矿物学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必需具备3个方面的基本素质:①时刻了解工业界的需求和发展方向;②充分了解自己实验室的特点;③把两者结合起来.不断的向社会推出新产品。 研究人员在与工业界的结合上,他提出了4个面向: (1)把工业界的发展需求作为自己研究领域。以钢铁工业为例,目前有炼铁高炉、热风炉、焦炉、铁水包、混铁炉、炼铁平炉、转炉,均热炉等等炼钢设备,它们需要种类繁多的耐火砖。如何选择一种低熔点、低能耗、耐高温的材料,则是工

    • 南海及邻域中,新生代盆地类型与油气资源关系探讨

      1998, 44(6):580-589.

      摘要 (1883) HTML (15) PDF 769.10 K (1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南海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周缘盆地发育特点的基础上,根据盆地分类的理论,试将南海及周缘的35个中、新生代盆地,划分为两型十一类。各主要盆地的油气地质特点表明,不同类型的盆地,其油气远景不同。分析认为,在板内拉张离散环境中所形成的盆地,含油气远景最佳,是目前勘探和开发的重点。

    • 压溶碳酸盐岩地层厚度恢复初步探讨

      1998, 44(6):590-595.

      摘要 (1509) HTML (13) PDF 1.12 M (13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碳酸盐岩压溶作用基本特征的分析,笔者提出了压溶的碳酸盐岩地层厚度恢复的原理和公式,同时还探讨了缝合线有机质丰度的校正方法与公式。实际计算结果表明了碳酸盐岩地层的压溶作用是很强的,压溶的碳酸盐岩地层厚度在相应的碳酸盐岩岩心长度中所占的百分比最低为2.10%,最高可达58%,主要集中于31%以下,平均为11.60%。

    • 阴山—燕山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现场研讨会

      1998, 44(6):595-0.

      摘要 (1926) HTML (15) PDF 956.64 K (13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美国科学基金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和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勘查局和北京大学地质系等办的“阴山—燕山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现场研讨会”于1998年5月8日~11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实地考察大青山的中生代逆掩断层带。 47名学者(中国学者42人,美国学者5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就中国东部,特别是对阴山—燕山造山带的逆冲构造研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崔盛芹阐述了燕山及其邻区的中、新生代构造运动的时间序列和逆冲推覆构造的时空分布特征。G.A.Davis论证了燕山构造带的几何学和年代学。张长厚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冀北辽西地区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的最新研究成果。王继明叙述了北京地区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特征。朱绅玉、刘正宏讨论了阴山—大青山地区的燕山运动和逆掩断层,大大提高了人们对该地区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的认识。任纪舜从区域构造的角度,强调指出逆冲推覆构造的分布并不局限于阴山—燕山地带;事实上在60年代,内蒙古的地质勘探工作业已发现在白音敖拉、朝根乌得

    • 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若干问题与方向——兼论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有关问题

      1998, 44(6):596-602.

      摘要 (1644) HTML (14) PDF 0.00 Byte (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矿床成矿系列研究是当前区域成矿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自70年代末提出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以来,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无论在金属矿床方面还是在非金属矿床方面都已取得重要进展。笔者对比了非金属矿床与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层次划分、分类、研究内容和命名,分析了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现状,并讨论了矿床成矿系列研究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成矿系列的概念应予统一,在层次划分和分类上应有统一的标准,还应考虑到金属矿床与非金属矿床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 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若干问题与方向:兼论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

      1998, 44(6):596-602.

      摘要 (1530) HTML (13) PDF 681.06 K (15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矿床成矿系列研究是当前区域成矿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自70年代末提出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以来,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无论在金属矿床方面还是在非金属矿床方面都已取得重要进展。笔者对比了非金属矿床与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层次划分、分类、研究内容和命名,分析了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现状,并讨论了矿床成矿系列研究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成矿系列的概念应予统一,在层次划分和分类上应有统一的标准,还应考虑到金属矿床与非金属

    • 鹦鹉嘴龙类皮肤印痕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1998, 44(6):603-606.

      摘要 (2714) HTML (14) PDF 2.73 M (16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的辽宁西部北票市四合屯地区鹦鹉嘴龙类的皮肤鳞片化石,是迄今鹦鹉嘴龙类皮肤印痕的确切报道。该恐龙皮肤表面覆盖着小的鳞片,这些鳞片呈多边形,镶嵌式排列,其形态及大小在不同的部位略有变化。这类小型恐龙最早出现的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是其繁盛时期。

    • 华南富氟花岗岩高磷和低磷亚类型对比

      1998, 44(6):607-617.

      摘要 (1995) HTML (12) PDF 770.63 K (14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全岩P2O5含量的多寡可将华南富氧花岗岩分为高磷亚类和低磷亚类,它们之间具较大的地球化学差异。高磷亚类以低硅、强过铝和低的REE总量为特征,而低磷亚类则相反。在长石、云母等矿物化学成分上这两亚类花岗岩也有所差异。高磷亚类花岗岩中磷以长石中结构磷和磷铝锂石形式存在,而低磷亚类花夺中的磷则主要存在于磷灰石等磷酸盐矿物中。

    • 内蒙古黄土窑孔兹岩系的锆石与金红石年龄研究

      1998, 44(6):618-626.

      摘要 (2380) HTML (15) PDF 739.42 K (15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内蒙古黄土窑及其毗邻地区孔兹岩系已有一些1800 ̄1900Ma的锆石U-Pb年龄数据,但因孔兹岩是高级变质的沉积岩,其锆石U-Pb年龄往往代表峰期变质年龄而不是原岩沉积年龄,因此孔兹岩系属太古宙还是古元古代长期未决。内蒙古黄土窑是晋蒙孔兹岩系的经典产地之一,对其锆石和金红石研究和年龄测试,得到孔兹岩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2310Ma,变质成因锆石年龄为1873Ma,金红石代表的冷却年龄为1793Ma。

    • 湖北英山刚玉矿物学研究

      1998, 44(6):627-633.

      摘要 (1886) HTML (14) PDF 2.34 M (14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湖北英山刚玉矿床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现的,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对其进行研究和开发利用。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英山刚玉矿物学特征,测定了各种物性和参数,观测了刚玉包裹体;并利用电子探针、粉晶X射线分析、可见光谱等现代测试手段,较详细地分析了刚玉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及光谱特征,并进行了热处理实验研究。指出湖北英山产出的刚玉颗粒大,晶形好,颜色较浅,可用热处理的方法改成蓝色、黄色、肉红色,但由于裂隙发育,包裹体

    • 三维向量筛及其在遥感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1998, 44(6):634-642.

      摘要 (1501) HTML (14) PDF 1000.66 K (1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三维空间具某种属性的向量集群通常呈椭球状分布。用常规的方法提取这部分信息,要通过复杂的计算才能实现。本文推导出一种能快速提取三维信息的方法,称为三维向量筛。并介绍一个它在遥感图像中提取金矿化蚀变带信息的应用实例。

    • 答杨立铮先生“黄龙CO_2成因质疑”

      1998, 44(6):642-0.

      摘要 (1828) HTML (14) PDF 1.34 M (1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先感谢杨立铮先生对“不同岩溶动力系统的碳稳定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一文的兴趣和提出的疑问,今作如下答复: (1)在讨论用碳稳定同位素示踪物质的来源之前,我们必须了解碳所处的3种相态的同位素是不同的。据Denies等的研究,5℃(接近黄龙水点的温度)时开放系统条件下达到同位素交换平衡时,气相CO_2与液相HCO_3~-之间的同位素富集系数为9.7‰,即HCO_3~-(液相)相对于CO_2(气相)的δ~(13)C值重9.7‰,对于黄龙地区所研究的泉水而言,已测得从该泉水所释放的CO_2气的δ~(13)C=-6.8‰,则平衡时水中的δ~(3)C(HCO_3~-)=-6.8‰+9.7‰=2.9‰,这与黄龙沟水点(8个)实测的HCO_3~-的平均同位素组成δ~(13)C=3.01‰相当吻合,这说明,一方面系统是开放的,另一方面气相CO_2与水中HCO_3~-达到了碳同位素交换平衡。另据Denies等的研究可知,液相HCO_3~-与固相CaCO_3之间的同位素

    • 韧性剪切过程中金沉淀富集的新机制

      1998, 44(6):643-648.

      摘要 (1749) HTML (20) PDF 664.02 K (1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般认为,金的沉淀是因为成矿热液在宏观上已达到金络合物失稳、分解的条件。笔者认为金在黄铁矿、毒砂等硫化物矿物中富集的原因,是这些矿物生长时造成了在其生长面附近的微区内会出现Eh值及(或)S^2-、[AsS]^3-等浓度的局部降低,以致引起了金络合物在此微区内的失稳、分解,分解出来的金将就近附着在矿物的生长面上及随后被包围。成矿热液此时在宏观上不一定已达到金络合物的分解条件。韧性剪切过程中石英普遍会

    • 川西致密砂岩的石英次生加大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1998, 44(6):649-655.

      摘要 (1845) HTML (15) PDF 2.21 M (14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石英次生加大以及伴生的自生粘土矿物是影响储层性质的重要因素。石英次生加大是受温度控制的成岩矿物,随着温度的升高,石英次生加大的含量也随之增加,导致孔隙度的降低。钾长石和高岭石的温度〉90℃反应形成的伊利石,造成了储层渗透率的降低。本文通过对石英次生加大产出特征和流体包裹体温度的研究,进而讨论川西香溪群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因。

    • 初探藻类,地衣生物岩溶微形态与内陆环境间相关性

      1998, 44(6):656-661.

      摘要 (1722) HTML (12) PDF 2.33 M (16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藻类、地衣可以直接殖居在碳酸盐岩表面,通过生物化学、生物物理过程对其基质产生钻孔溶蚀作用,并产生相应特征性的微形态。文中初探了微形态与①岩面的水热条件;②不同地貌部位的微环境;③植被覆盖程度;④不同气候带间存在的相关性。并讨论和展望了生物岩溶微形态研究的前景,开拓生物岩溶研究新思路。

    • 黄龙CO_2成因质疑

      1998, 44(6):661-0.

      摘要 (1698) HTML (15) PDF 1.02 M (1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不同岩溶动力系统的碳稳定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一文中,笔者提出黄龙系统的CO_2可能是深部岩浆起源及灰岩遇高温分解产生的CO_2的混合物,初步计算结果,来自岩浆的CO_2占77%。据现有文献资料,这是首次提出的黄龙CO_2来自地球内部属深源CO_2的看法,它不仅对黄龙钙华的成因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而且也为岩溶作用与碳循环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信息。但是,在分析了该文所列资料后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1)黄龙沟从上游到下游8个水点的δ~(13)C值有两个特点,一是分布区间窄,集中在2.0‰~3.7‰之间,另一是数值大,全部大于0。表明碳同位素非常重。这一测试结果,显然与目前公认的幔源CO_2的δ~(13)C值不在一个级别上。幔源碳的δ~(13)C值主要是通过金刚石、岩浆碳酸岩及幔源岩石的气液包裹体的研究获得的,目前公认的幔源碳的δ~(13)C值变化在-4.7‰~-8.0‰之间,平均值约为-5‰,云南腾冲热水中的碳同位素,在总计48个δ~(13)C数据中,-2.4‰~-8.0‰之间的有32个,占数据总数的66%,平均值为

    • 沸石在环境保护中的开发利用

      1998, 44(6):662-662.

      摘要 (1490) HTML (12) PDF 525.96 K (1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世界工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个问题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中尤为突出。因此不同行业的专家对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工业矿物在这方面的有效作用似更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开发利用。一些工业矿物由于其自身特殊的结构构造及物理化学性能,从而产生有效的环境保护性能。 在几种具有环境保护作用的工业矿物中,佛石独占鳌头。沸石是一种好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因此其内部具有许多孔穴和通道。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不同种类的沸石内部孔径大小有差异,一般直径约为0.3~1.1nm.分子或离子小于这个直径的物质能被其吸附或通过这些孔穴,而大于这些孔穴的物质则被排斥在外。这就是工业界所称的分子筛作用。沸石的这种结构就决定了其所具有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能。如离子交换性,吸附分离性(也称选择性吸附)和催化性

    • 河北北岔沟山铅锌矿成矿构造研究取得新进展

      1998, 44(6):663-663.

      摘要 (1252) HTML (10) PDF 525.23 K (11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河北北岔沟门铅锌矿成矿构造研究取得新进展

      1998, 44(6):663-0.

      摘要 (1562) HTML (15) PDF 0.00 Byte (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河北隆化北岔沟门铅锌多金属矿的发现,是原地质矿产部“九五”规划重点找矿区华北地台北缘中段找矿取得的重大突破之一,在该区圈定的8处异常中,仅Ⅴ号异常的三个矿体控制的远景储量就达1Mt以上,展示了很好的找矿前景。但是,由于矿区位于隆化县北部林区,植被覆盖严重,地质找矿工作主要依据物化探资料。本次研究加强了地质调研,尤其在构造成矿控矿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1 基底韧性剪切带的确定 在Ⅴ-3矿体外围中粗粒花岗岩中发现了长英质糜棱岩捕虏体,捕虏体大小混杂,一般砾径在2~20 cm之间,基底式胶结,次棱角状。糜棱岩以长英质为主,不仅石英被强烈拔丝定向,长石也强烈拉长定向,长短轴比在10以上,镜下有明显的波状消光。在Ⅴ-1、Ⅴ-2矿体的南侧,17~19勘探线之间也找到了长英质糜棱岩。糜棱岩的联线方向为北东向。此外,还发现①火山集块岩中的糜棱岩集块,糜棱岩以大小不等的集块混杂在集块岩中.属强直超糜棱岩。长英质颗粒表现为强烈的拔丝构造,并被拉成页理状,长短轴比在

    • 基于贵州省地质研究的几点思考

      1998, 44(6):664-0.

      摘要 (1441) HTML (13) PDF 1.60 M (12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今正值耄耋之年,投身地质已53载,在黔历42寒暑。贵州省在地层古生物、沉积改造矿床和喀斯特3个方面占优势,现笔者基于贵州省地质研究的几个认识就教于大家。 鲕铁石 笔者在研究四川宁南中奥陶世浅海泻湖沉积鲕铁石,和湖北、湖南、江西、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的泥盆纪浅海相沉积鲕铁石发现,海水咸度大,浮力也大,鲕粒停留在水体中的时间长,有充足的时间发育,因而鲕拉多(70%~90%)、鲕粒颗粒大(0.5~2mm),鲕环也多(3~4最多20)。而四川綦江侏罗世湖相淡水沉积的鲕铁石,因水体是淡水,浮力小,鲕粒在水体中停留时间短,鲕粒少(2%),颗粒小(0.5~0.6mm),鲕环也少(1~2环),这种情况在全球相同。可以断定星生宙鲕铁石,其鲕粒的多少、大小及鲕环的多少均与沉积时水体咸度有关。

    • 地质论评1998年第44卷第1~6期总目次

      1998, 44(6):665-672.

      摘要 (1367) HTML (15) PDF 431.20 K (12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第一期探讨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的正反转构造………………………………………谢晓安 胡素云 卢华复( 1)论塔里木环式弧形构造系统……………………………………………………王学佑 管海晏 袁宏仕( 7)青海拉鸡山早古生代“开”、“合”演化的地球化学证据与成矿……………………………邓清禄 杨巍然(15)新疆博乐喇嘛苏铜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研究…………………………………杨军臣 崔 彬 李天福(23)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水平面升降和全球海平面升降的不一致性…………………………………李守军(31)北京西山及邻区寒武系顶部微晶丘特征及层序地层学…

    • 晚泥盆世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点存在的问题

      1998, 44(6):756-579.

      摘要 (1756) HTML (21) PDF 596.38 K (13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被国际地层委员会确认的晚泥盆世的3个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点(GSSP),都存在严重的问题。Ziegler和Sandberg(1996)提出,要重新考虑这3个晚泥盆世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点。

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