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6年第42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1996, 42(4).

      摘要 (977) HTML (9) PDF 1.57 M (1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中文版学术期刊,创刊于1936年,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虽几经停刊与复刊,但始终保持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是我国最重要的地质学核心期刊之一(详见本期李凤棠同志文章)。《地质论评》为双月刊,每期96面,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 关于中国大地构造研究之思考

      1996, 42(4):290.

      摘要 (2126) HTML (9) PDF 3.36 M (18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研究中国大地构造。在各学科深入工作的基础上,把握区域地质背景的全局,进行高层次综合研究;板块构造范例的惊人成功,在客观上产生了某种负面效应;以天地合一的地球动力观,探索新的科学思路,更科学、更准确地解释中国大地构造,为大地构造学理论的新飞跃做出贡献。

    • 中国活动构造研究

      1996, 42(4):295.

      摘要 (2321) HTML (10) PDF 3.34 M (17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综述了最近五年来中国活动构造的进展,经过1:50000活动构造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获得了各构造区活动构造的基本特征,其中包括几何学、滑动速率、古地震和大震重复间隔、同震位移等各项定量参数。根据这些定量参数,评价活动构造地震的危险性,同时,还简要地讨论了大陆内部现代构造活动的动力学问题。

    • 造山与成盆作用形成于统一的动力学机制

      1996, 42(4):300.

      摘要 (1823) HTML (8) PDF 2.95 M (15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造山带和盆地成因是当前地学研究的两个热点。本文第一部分简述了多种主要造山理论和成盆学说;其中挤压造山说与拉张成盆论在众多学说中仍占主导地位。一般都认为造山带和盆地形成于不同的地球动力学环境。第二部分结合我国地质实际,提出了造山和成盆作用形成于统一的动力学环境,即他们的形成是由于挤压后效——拉张-均衡造山、成盆。

    • 含油气盆地地球动力学模式

      1996, 42(4):304.

      摘要 (2035) HTML (9) PDF 4.76 M (15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讨论了含油气盆地地球动力学模式,其中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使得能够提出一种根据盆地所处的板块位置和地球动力学模型进行划分的含油气盆地分类;(2)尽管我们有一些古生代克拉通盆地的地球动力学模式,但其成因机制仍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3)通过大陆内裂谷火山岩化学成分、地温场、构造变形、岩石圈结构以及区域板块构造背景综合分析,我们建立了六种大陆裂谷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模式;(4)前陆盆地的形成与其周缘造山带密切相关,其地球动力学模式是大陆岩石圈对褶皱冲断带构造负载的挠曲响应;

    • 前寒武纪地质学在当代地球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1996, 42(4):311.

      摘要 (2127) HTML (8) PDF 4.60 M (14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前寒武纪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在前寒武纪岩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矿藏,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有用资源。前寒武纪还是大陆地壳生长的主要时期,大陆地壳的形成、成因、演化过程及其模式是地球科学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现在出露地表的前寒武纪中、深变质岩已成为研究深部地壳的窗口,为岩石圈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提供了新信息。而生命起源及其早期演化则必须依赖前寒武纪地层中的生命化石记录进行研究。纵观地球科学的发展历史,前寒武纪地质学是地球科学中其它分支学科无法替代的研究领域。

    • 中国震积岩的研究与展望

      1996, 42(4):317.

      摘要 (2913) HTML (33) PDF 2.99 M (20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震积岩是灾变事件岩。本文介绍了中国近10年来震积岩与震积岩序列研究现状,并简述地震-海啸序列、碳酸盐岩振动液化地震序列、震积岩与震积不整合序列、萨布哈震积岩序列等内容。对震积岩研究意义及我国研究展望进行了评述。

    • 对岩浆过程的进一步解析

      1996, 42(4):321.

      摘要 (1631) HTML (11) PDF 4.88 M (15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于岩浆作用来说,岩石地球化学方法更多地用来探讨岩浆的起源、不同岩浆的相互混合、围岩对岩浆的混染及岩浆自身的演化和团结等。实验岩石学与岩相学研究相结合至今已构成了基本的岩石学理论框架,近些年来的工作一般是为不多见的岩石学现象、难以解决的岩理学问题及有关的岩浆过程进行更加深化和补充的实验。岩浆动力学利用流体力学的方法定量描述岩浆过程,建立理论模型。本文从这三方面简要叙述新近对岩浆过程分析研究的某些进展。

    • 开拓我国同位素地质研究新方向:评矿物岩石惰性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进展

      1996, 42(4):329.

      摘要 (2085) HTML (8) PDF 3.59 M (13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对天然气和个别火山热泉气中He,Ar同位素研究已有7-8年历史。但对矿物岩石中全族惰性气体同位素的研究仍然空白。而近10年中,在国外应用惰性气体同位素在研究地球和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地幔-地壳-大气圈之间的元素转移与物质循环运动等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本文拟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动向趋势进行介绍和分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

    • 金属矿床学的研究热点

      1996, 42(4):334.

      摘要 (1441) HTML (11) PDF 4.87 M (1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重点讨论金属矿床学的研究热点,将这些问题归结为五个方面:流体与成矿、超大型矿床、成矿省演化、现代成矿作用和全球构造与成矿。

    • 非金属矿床学展望

      1996, 42(4):341.

      摘要 (1336) HTML (9) PDF 3.92 M (1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非金属矿床学的历史,从当前社会背景分析,展望世纪之交.非金属矿床学将获得较快速的发展。在成矿规律研究、矿石工艺学和矿物材料用途开发研究、矿产勘查技术与经济评价研究,以及在上述方面引入有关学科的新成果和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都有广大的开拓空间,有待深入工作。

    • 勘查地球化学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1996, 42(4):346.

      摘要 (2275) HTML (9) PDF 7.40 M (16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勘查地球化学在过去50年发展迅速,并取得巨大成功。从它近年的发展及在中国北京与澳大利亚Townsville召开的第16届及第17届国际地球化学勘查学术讨论会上所表现的创新与非传统性看来,勘查地球化学正在从经验式阶段向革新技术与加强理论研究的新阶段过渡。其主要标志是由于国际地球化学填图研究的进展及各种宽阔地球化学模式的认识,地球化学勘查将逐步成为能左右矿产勘查部署的战略性方法,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使隐伏区找矿特别是找巨型矿床正在取得重大突破。高质量的地球化学图还将使今后的环境研究更具全球眼光,中国的工作是这些方

    • 沉积成矿系列研究的新进展

      1996, 42(4):357.

      摘要 (1576) HTML (9) PDF 3.66 M (12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沉积成矿系列强调沉积矿产组合与其成因关系、区域分布、在特定地质时代中的发育以及大地构造格局之间的关联性。本专题的研究成果是为沉积矿产资源的战略规划服务的。本文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1)沉积成矿系列7大类型和形成因素;(2)中国大陆的7个沉积成矿系列区域;(3)从元古宙到第四纪沉积成矿系列对比的6大时代段;(4)关于沉积成矿系列集聚的两大主要控制作用。

    • 数学地质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势

      1996, 42(4):364.

      摘要 (2503) HTML (9) PDF 4.09 M (16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数学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的新分支。本文涉及数学地质在几个领域的主要进展,分形、耗散结构、灰色系统模型和模糊数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分形已成功地应用于准晶体微粒结构、断层系统和地质构造分布、多孔介质、地质体表面粗糙度和其他问题研究。耗散结构已应用于矿物离解过程、热液成矿作用动力学、混合岩成因以及地壳地幔的结构和运动等的研究。灰色系统理论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矿床预测的很多问题中得到应用。模糊数学是解决很多地质问题的有用的定量工具。最后,讨论了数学地质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 时代前缘的全息探索—岩土植物大系统研究

      1996, 42(4):369.

      摘要 (1455) HTML (10) PDF 2.61 M (12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着重探索了农业地质背景系统(AGBS)及植物(果树)大生态系统应用方向研究的新认识,主要反映:(1)探索岩土植物大系统的特色和现状;(2)岩、土、植物大系统中向量性和关联性存在的事实;(3)果树受非均衡农业地质背景系统潜资源作用规律;(4)岩石→土壤→果树向量全息大系统具有多维动态特征;(5)果树栽培区农业地质背景系统工程作用。

    • 苏州花岗岩中钽铁矿的发现及其他质意义

      1996, 42(4):373.

      摘要 (1285) HTML (9) PDF 4.02 M (1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苏州花岗岩中钽铁矿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1996, 42(4):373-379.

      摘要 (1728) HTML (9) PDF 0.00 Byte (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在研究苏州花岗岩中铌铁矿的基础上,首次在该地区发现了钽铁矿。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它的Ta/(Ta+Nb)=0.50-0.73,Mn/(Mn+Fe)=0.20-0.40;用激光显微拉曼探针对钽铁矿进行的研究显示,位于880cm~(-1)的A_g拉曼特征峰非常显著。笔者认为,钽铁矿在苏州花岗岩中的存在,证实该岩体属于S型花岗岩,而非如传统认为的A型花岗岩。

    • 《地质论评》论文作者群的统计与分析

      1996, 42(4):382.

      摘要 (1435) HTML (9) PDF 2.81 M (12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质论评》是中国最重要的地质学核心期刊之一。根据《地质论评》中所发表的论文统计了论文核心著者,分析了著者合作度和著者所在的单位类型。其结果表明该刊已形成了连续的、素质较高的论文作者群、论文著者合作度呈上升趋势。

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