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年第40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地质论评》1994年(第40卷)总目次

      1994, 40(6).

      摘要 (1417) HTML (10) PDF 3.07 M (11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第1期论岛弧的拱给构二,.……,二。。,.。……,‘,,,。.,.,.。。.‘何龙清(,)蒸患共默{雳噜蠢朴华北北部晚寒武世沉积旋回分析···“····、·“一马永生仃“)西藏班戈花岗岩成欧构造环境及其含锡性__ ~ ‘示””··””·”一爪…一王洁民雍永源李永灿(1 73) 中郝家河砂岩铜矿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 ‘,’"‘一,’f’·一,’’’·a。。一”·”一秦德兔马宏(1 83)我国首次发现古生代星状迹(渝,。oI。脚二)化石…‘一‘·‘··..··一认“·“·”··封“一熊光楚石盛滕(19)。,:.。:.”:.….。…“二,。“….。””.张永胜尖晶…

    • 关于太古宙—元古宙界线的新认识

      1994, 40(6):483-488.

      摘要 (2168) HTML (13) PDF 2.86 M (1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2500Ma作为太古宙-元古宙界线的提议被28届国际地质大会通过,但并不意味着2500Ma作为太古宙-元古宙界线是永恒的最佳选择。事实上,太古宙-元古宙界线划在何处还存在很多争论,现行的界线划分依据也期分期标准相悖。大量资料表明),2300Ma时曾发生全球地质环境的灾变,灾变前后的地质作用(尤其是表生地质作用),有明显变化,导致了太古宙与元古宙的一系列差别。该灾变与元古宙-显生宙,古生代-中生代,

    • 论豫西洛宁—嵩县中生代钙碱性花岗岩类的同源性

      1994, 40(6):489-493.

      摘要 (1800) HTML (10) PDF 2.36 M (13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就华北地台南缘豫西洛宁-嵩县地区中生代钙碱性花岗岩基和小斑岩体的同源性,从成岩时代,成岩环境,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尤其是稀土元素以及岩石成因类型等8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上述花岗岩基与小斑岩体被认为是太古界太华群重熔产物,属于同一重熔-演化系新认识。

    • 大别—苏鲁高压变质带中榴辉岩的多样性及其成因

      1994, 40(6):494-501.

      摘要 (2572) HTML (10) PDF 4.14 M (16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最近的研究表明,大别—苏鲁高压变质带中的榴辉岩是多种多样的。与蓝片岩共生的C类榴辉岩可能由俯冲洋壳经低温高压变质作用(t=523℃,p=1.2—1.5GPa)形成;与片麻岩共生的B类榴辉岩则可能是在陆-陆碰撞过程中由俯冲陆壳中的基性成分岩石经原地高温(超)高压变质作用(t=651—828℃,p=1.2—3.8GPa)形成;侵入于B类柯石英榴辉岩中的脉状榴辉岩(A类)可能是在相对高温高压条件下(t=769℃,p>1.8GPa)由偏超基性岩浆直接结晶出来的。这些不同类型的榴辉岩不是一次简单高压变质事件的产物,表明华北—扬子板块边界经历了漫长而多期次的演化历史。

    • 剥离断层—50矿床的主控因素

      1994, 40(6):502-507.

      摘要 (1758) HTML (11) PDF 3.19 M (13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燕山晚期的拉张构造环境,在深断裂带或裂陷带两侧形成了各种不同层次的拆离滑脱,包括剥离断层。信江裂陷带南侧的F15剥离断层(系统)控制了50矿床的矿质来源,矿质沉淀及矿体定位。该断层是控矿的主导因素。文中还讨论了剥离断层的找矿意义。

    • 斑岩铜矿床中脉体形成的动力学

      1994, 40(6):508-512.

      摘要 (1916) HTML (10) PDF 2.37 M (14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斑岩铜矿床中的存在大量脉体,其形成与矿床的蚀为,尤其是成矿作用具有成因联系,本文应用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以及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脉体形成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脉体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扩展速率以及长度,宽度,长宽比,流体压力与脉体扩展时间的关系式,并具体分析了斑岩铜矿床中脉体的形太性质和体间复杂的穿切关系,研究了脉体的形成与蚀变成化作用的内在联系,最后简要地说明了本项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论华南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1994, 40(6):513-519.

      摘要 (1832) HTML (12) PDF 3.62 M (14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华南块状硫化物矿床,在成因上同生喷气沉积为主,兼具后期叠加改造特点。在成矿时代上具多期成矿特征,尤以中-晚元古代,泥盆纪,石岩纪和晚侏罗世-白垩4个时代为主。在空间分布上具“成带分布,分段集中,成群产出”的规律,受拉张性明背景,火山或热泉活动及特殊岩相古地理环境控制。重要矿床集中于一些特殊成矿结中。成矿作用表现出明显的继承性和新生性,成矿物质组合也随着时间和空间而发生规律性变化。需指出,江南古陆周

    • 河南熊耳山蚀变断层岩型金矿床成因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1994, 40(6):520-525.

      摘要 (2110) HTML (10) PDF 3.59 M (14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太华群,熊耳群和燕山期花岗岩等地质体的含金性评价,认为熊耳山蚀变断层岩型金矿床的的金等成矿元素大多来自太华群,且太华群是主要的矿源层,对矿床的硫,铅,氢,氧和碳同位素的研究表明,硫,铅及碳等成矿物质源于太华群,而成矿流体则主要为大气降水,可能有少量岩浆水的加入。结合晚太古代至元古宙的区域变质作用,燕山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和成矿时代,作者认为该类金矿床是一种复杂的改造型矿床,燕山期的构造-岩

    • 山东蓬莱、临朐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的钕、锶同位素组成

      1994, 40(6):526-533.

      摘要 (2689) HTML (12) PDF 4.31 M (15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了鲁东和鲁西新生代碱性玄武岩13个样品的Nd、Sr同位素组成,~(143)Nd/~(144)Nd=0.512967—0.512744,~(87)Sr/(86)Sr=0.70349—0.70450。它们在地质剖面上呈现规律性变化,可能与其地幔源区同位素组成的层状分带有关。鲁西地幔源区具有较鲁东更加亏损的组份。两地地幔源区在演化中都曾发生过地幔交代(或富集)作用,根据玄武岩Nd同位素模式年龄估计地幔交代作用发生的时间为0.45Ga。

    • 川东及邻区上二叠统生物礁的白云岩化

      1994, 40(6):534-543.

      摘要 (1773) HTML (11) PDF 6.68 M (14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白云岩化是川东及邻区上二叠统礁体的重要成岩事件。根据矿物岩石学、X光衍射、流体包裹体、碳氧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及阴极发光等项目的研究,笔者认为,礁体白云岩主要是埋藏交代成因,礁顶有少量微-粉晶白云岩为潮坪成因。本文着重讨论礁体围岩为生屑灰岩的埋藏压实流体白云岩化模式,简述礁控白云岩储集特征及其成因。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白云石结构成因分类方案。

    • 新疆西南天山蓝片岩的变质作用pTDt轨迹及构造演化

      1994, 40(6):544-553.

      摘要 (2753) HTML (9) PDF 5.74 M (16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西南天山蓝片岩的变质作用pTDt轨迹显示进变质作用为快速升压过程,退变质作用为近等热降压过程。自俯冲杂岩进入俯冲带到形成蓝片岩后抬升出露于造山带,变质作用经历了浊沸石相(415Ma?)→硬柱石-蓝闪片岩相(408Ma?)→蓝闪绿片岩相(345Ma)→0绿片岩相(314Ma)连续渐变演化的过程。蓝片岩中现存主要蓝闪绿片岩相矿物组合并非峰期变质矿物组合。造山运动晚期的大规模韧性推覆作用促成蓝片岩快速抬

    • 高加索Eldjurti花岗岩体的生成环境及岩浆演化特征

      1994, 40(6):554-564.

      摘要 (1701) HTML (10) PDF 4.54 M (12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Eldjurti岩体是俄罗斯内高加索地区阿尔卑斯造山活动晚期形成的花岗岩体。笔者研究了岩体中部由钻孔构成深达5000m的垂直剖面中岩石的岩石化学特征及岩体的生成环境和岩浆演化特征,结果表明Eldjurti花岗岩体分异成两个岩石化学特征不同的单元,相对偏在性,岩浆分异程度较左的浅部和偏酸性,岩浆分异程度较高的深部。浆结晶分异作用使熔体中Al,Mg,Fe,Ca,Na不断被消耗,Si,K相对富集于残余熔

    • 安徽庐江龙桥铁矿层新资料及成矿作用多阶段演化模式

      1994, 40(6):565-575.

      摘要 (2265) HTML (11) PDF 6.80 M (17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龙桥铁矿层位岩性,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南京地区中三叠世周冲村期含膏岩系的对比,结合含矿层位的展布与区域构造及火山岩盆地的构造分析。论证龙桥铁矿含矿层位是中三叠世东马鞍山期(周冲村期)萨布哈-泻湖沉积环境下,含铁沉积(菱铁矿,铁白云石,磁铁矿及赤铁)矿源层。经燕夺浆侵入的热变质和热液叠加构造,成矿作用经历多阶段演化。

    • 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简介

      1994, 40(6):576,582-0.

      摘要 (2199) HTML (10) PDF 1004.96 K (12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80年代初,我国地学界就开始酝酿申请主办国际地质大会;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地质学会于1984年提出了正式申请。经8年不懈的努力终于迎来喜讯,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96年8月4日至14日在中国北京召开。 国际地质大会是国际科学会议中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学科广泛、极负盛名的学术组织,是国际地学界最具广泛性、高层次、高水平的“奥林匹克”盛会。 国际地质大会旨在:促进地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

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