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88, 34(1).
摘要:加拿大国际泥盆系讨论会,由加拿大地质学界倡导并主持召开的大型国际学大讨论会。首届讨论会于1967年在?尔加里召开,当时中国既未派人参加会议也未向会议提交论文。时隔20年,第二届加拿大国际泥盆系讨论会,由加拿大石油地质协会及地科联地层委员会泥盆纪分会联合举办。会议于1987年8月17—20日在卡尔加里举行。分别组织了会前及会后的野外考察。到会代表来自五大洲,达
1988, 34(1):1-10.
摘要:宁夏海原地区有一套巨厚的浅变质岩系,前人称海原群,由于缺少必要的地质资料,地层时代的厘定和区域对比问题,一直悬而未决。鉴于这一浅变质岩系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十分重要,正确厘定其地质时代很有意义。为此,笔者对海原群进行了研究,在生物地层、同位素年代地层及岩石地层方面均获得了可喜的成果,首次提供了地层时代和划分的直接依据。根据微古植物、同位素年龄、变质程度及原岩建造特征等,将海原地区的这套浅变质岩系厘定为中、上元古界,分别建立了长城系南华山群、蓟县系园河群及青白口系西华山群。笔者认为,在早元古代以前,华北地块与兰州-西宁地块曾连为一体。中元古代早期,中条运动(吕梁运动)的结果,使华北地块与兰州-西宁地块分开,其间沦为一个北西-南东向的海槽,称北祁连海槽。南、西华山应为兰州-西宁地块的岛弧带。早古生代祁连优地槽是在这样的背景上发展起来的。
1988, 34(1):11-24.
摘要:通过近年来综合研究,证实了晚古生代上扬子地台的峨眉地裂运动是中国扬子地台上的一次重大地质事件。它表现为上扬子地台西部的松潘-甘孜地区发育一系列小洋盆,向其东南缘(滇、黔、桂、湘)发育弧后拉张盆地,到上扬子地台内部(黔中和川中地区)拉张破裂为台块和台槽和大陆裂谷(康滇地区)等复杂的演化过程。
1988, 34(1):25-35.
摘要:本文通过岩石学、成因矿物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铜官山火成杂岩体的成岩机理做了研究。认为(1)该火成杂岩系同一岩浆经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2)火成杂岩岩浆起源于古老下部地壳,其源区岩石成分相当于地幔衍生的玄武质岩石;(3)岩浆侵入过程中,虽然在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等方面无明显的同化混染,但主要成分Na_2O、K_2O等明显受到围岩的混染;(4)运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法确定母岩浆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乃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1988, 34(1):36-44.
摘要:本文论述的矿床实例是一个分布于火山岩区的斑岩型铜、钼矿床。其蚀变与矿化的基本特征是,围绕含矿岩体中心由外向内逐渐增强,并依次出现由钾化-钾硅化-强钾硅化等主要蚀变岩石组成的三个完整的蚀变岩环带。这种典型的中心式分带特征,与国内外若干以岩体接触带为中心的蚀变分带类型绝然不同,因此,分析研究它的形成规律,将有助于山东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斑岩铜矿普查工作的深入开展。
1988, 34(1):45-53.
摘要:通过对江西燕山期小型中酸性斑岩体的调查研究,发现成矿(指铜)岩体与非成矿岩体,在岩体地质、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方面,均有明显的鉴别标志。这些标志,是寻找铜矿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对成矿理论的深化也颇有裨益。
1988, 34(1):54-63.
摘要:高压异常段中砂泥岩的流体压力常有明显不同,但往往保持同步变化的特点。利用泥岩压实曲线可以计算地下流体压力一般平衡深度法所得结果接近泥岩的现压力,反推平衡深度法与其它经验关系法所得结果接近砂岩的现压力。泥岩现压力及其压实排水量可作为分析泥岩和砂岩古压力相对分布的借鉴。根据所得流体压力资料可以判断生油层的排烃深度与时间、油气纵向及平面运移方向与距离,以及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地区。
1988, 34(1):64-70.
摘要:早白垩世非洲叶?介科分子,在我国东北地区尚未发现过。本文记述了吉林梨树地区早白垩世营城组-登楼库组产出的非洲叶肢介科两个属Migransia和Zhestheropsis gen.nov。这些化石为中国北方以辽西热河群为代表和中国东南地区以浙西建德群为代表的,陆相晚期中生代地层的大致对比,提供了叶肢介化石的重要依据。此外,初步讨论了有关的非洲叶肢介科分子的演化和迁移。本文共描述了2属、4种,其中1新属、2新种。
1988, 34(1):70-70.
摘要:由宁夏、吉林、河北、江西等省(区)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等13个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伴(共)生金银地质找矿综合开发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10月10日至14日在宁夏银川市召开。出席会议
1988, 34(1):71-79.
摘要:本文讨论了中国主要大地构造学派(地质力学、断块说、多旋回说、地洼说)与板块构造理论的关系和分歧。对地质力学提出的地壳运动机制;断块说主张的全球断裂网格和中国大陆破裂又重新拼合的观点;多旋回说关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演化和超岩石圈断裂的概念;地洼说关于地槽-地台-地洼的单向发展序列以及其他一些问题,提出商榷。运用板块构造原理解释地槽褶皱带的多旋回发展和地台的活化。呼吁将板块理论作为大地构造研究的通用语言。
1988, 34(1):80-87.
摘要:中国新疆西准噶尔托里县境内的安齐-萨尔托海一带的金矿床,产在达拉布特蛇绿岩带的蛇绿岩套中。根据金矿床的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点和成矿温度等,作者将其成因与古洋壳的热泉活动联系起来,认为产于蛇绿岩?不同部位的金矿床和矿化系同一成因,并建议命名为蛇绿岩型金矿,
1988, 34(1):88-92.
摘要:四川西南牦牛坪碱性伟晶岩-火成碳酸盐岩杂岩体位于攀西裂谷北段次级的哈哈深断裂中段,根据该杂岩体产出的地质背景、产状、岩石及矿物、矿产的共生组合、围岩蚀变类型等具典型的岩浆成因特征,初步提出该杂岩体属岩浆成因的观点。该杂岩体在攀西裂谷北段系首次发现,而且在岩体内发育有明显的多金属、稀土属铀、钍矿化,因此,它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找矿意义。
1988, 34(1):93-95.
摘要:建国以来,在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勘探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广泛开展了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质、矿产资料。为了满足“四化”建设对矿产资源不断增长的要求,急待加强区域矿产研究及矿产预测。同时我国地处古亚洲、滨太平洋、特提斯-喜马拉雅三大成矿域的交汇地带,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异常发育。因此有必要全面、系统地开展全国范围的主要金属成矿规律的研究,以利于加强国际
1988, 34(1):95-96.
摘要:阅贵刊于1984年第30卷第6期发表的胡雨帆写的“大同煤峪口原‘怀仁群’中的植物化石及其时代之厘
1988, 34(1):96-96.
摘要:早在70年代初,邢裕盛等在峡东黄陵背斜西翼庙河剖面的灯影组中段权状臭灰岩的微古植物样品中,偶然发现几个形态类似圆管螺的化石,其中最长者管壁黑亮,横切面圆,一端略大,管内有白色充填物。并且它们与带藻共同产出。后来三峡队(钱逸、陈孟莪、刘桂芝、陈忆元、丁启秀等)曾三番五次前往该
1988, 34(1):10,35-10,35.
摘要:第十六届太平洋科学大会于1987年8月20日至9月3日在南朝鲜的汉城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计1839人,其中包括800多名来自太平洋沿岸国家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代表,以及1000多名南朝鲜科学家。太平洋科学大会缩写为:PSC(Pacific ScienceCongress),是由太平洋科学协会(PSA)发起召开的。太平洋科学协会是1920年由美国檀香山夏威夷市Bishop博物馆馆长H.E.Gregory博士首先发起创立的
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