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6年第32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晚二叠世长兴组灰岩在长兴地区的变化及其控制因素

      1986, 32(5):419-425.

      摘要 (1603) HTML (14) PDF 2.51 M (1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浙江省长兴地区长兴组灰岩的变化及控制因素。长兴组灰岩在厚度及岩性方面有明显的变化,从长兴县的煤山向西到广德县的牛头山,大约在10km距离内、厚度从50m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而从煤山向东到湖洲黄芝山,厚度增加到大于100m。煤山长兴灰岩呈灰黑色,含沥青,成层平整,含丰富的透镜状燧石。而黄芝山等剖面的长兴灰岩呈浅色,很少含沥青和燧石,厚-巨厚层,成层不清楚。在化石群方面也有明显差别。控制这些变化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在海陆交互相的龙潭期沉积后,在研究区的西部有一海堤,长兴期沉积由煤山向西超覆,长兴灰岩的下部在一些剖面上缺失.另一个因素是沉积环境不同,湖州-苏州一带为碳酸盐岩台地,而在煤山-广德的独山一带为台前凹陷。

    • 鲁西泰山群同位素年代

      1986, 32(5):426-432.

      摘要 (1461) HTML (15) PDF 3.02 M (11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采自鲁西雁翎关地区泰山群的三套23件全岩和分离矿物样品进行了Rb-Sr和K-Ar研究。任家庄组(或太平顶组)三组混合岩全岩样品给出不同的等时线,它们的年龄和初始比分别是2474±353Ma和0.7014±0.0019,1841±266Ma和0.7023±0.0006,1544±117Ma和0.7047±0.0006;侵入任家庄组的伟晶岩的一件全岩和三件分离矿物给出等时线年龄2408±69Ma和初始比0.7331±0.0093,该伟晶岩中的一件白云母K-Ar年龄为2295±60Ma;雁翎关组五件斜长角闪岩全岩样品给出等时线年龄2266±118Ma和初始比0.7024±0.0007该组斜长角闪岩的一件分离角闪石的K-Ar年龄为2406±65Ma。上述结果表明,本区2500Ma前后发生了广泛的混合岩化作用,2400Ma前后发生了伟晶岩侵位,这个过程间断性地持续到2300Ma前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晚于混合岩化,它发生在2400至2300Ma前后;1900至1100Ma前之间有不止一期变质事件叠加。推测任家庄组原岩老于雁翎关组原岩。

    • 湖南九嶷山及白马山复式花岗岩体的同位素地质年代测定

      1986, 32(5):433-439.

      摘要 (1442) HTML (16) PDF 2.05 M (12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Rb-Sr全岩与矿物等时线法对九嶷山复式岩体各岩体测定结果表明。沙子岭岩体T=168.3±3.7Ma;西山岩体T=145.5±8.4Ma;金鸡岭岩体T=142.0±8.5Ma;~(87)Sr/~(86)Sr初始值均大于0.713,沙子岭岩体原划为印支期,从这次测定结果来看应属燕山早期。用同样方法对白马山复式岩体的测定结果为:高坪岩体T=223.7±2.3Ma,复式岩体中部T=192.4±6.2Ma,~(87)Sr/~(86)Sr初始值分别约0.713和0.730,复式岩体中部的岩石前人划为燕山期,本文作者结合构造岩浆活动分析,认为应属印支晚期活动的产物。

    • 甘肃白银厂露天矿-小铁山矿区有限应变的初步分析

      1986, 32(5):440-447.

      摘要 (1436) HTML (15) PDF 3.93 M (12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利用区内火山砾、石英碎斑和碳酸盐矿物集合体进行了有限应变分析,发现该区在加里东早期,经历了较强的变形和低级的变质作用(低绿片岩相);在加里东晚期,该区变形较弱,仅在局部地带出现。此外,矿床与矿点多位于变形较强烈,应变对称参数小于零或接近于零的地段。

    • 西华山脉旁蚀变特征及成因探讨

      1986, 32(5):448-454.

      摘要 (1335) HTML (13) PDF 4.57 M (12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描述了西华山脉旁蚀变分带的20种排布特征及其与钼、钨、锡矿化的关系。根据对这20种排布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的综合分析,以及对单个石英脉脉旁蚀变的典型分析,作者认为,西华山脉旁蚀变带的推移方向和流体流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最后,文中提出了西华山脉旁蚀变的一个模式。

    • 湘中大乘山区层控铅-锌矿床的矿源层研究

      1986, 32(5):455-464.

      摘要 (1292) HTML (17) PDF 5.34 M (12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系统的地层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湘中大乘山区寒武系中统和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是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含量较高的层位。在此基础上,除了利用成矿模拟实验证实了在成矿过程中,该区成矿元素有从这些地层中活化迁移出来的可能性外,文中还应用了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和构造地球化学等方法。找到了成矿元素在这些地层中曾发生过向赋矿部位运移富集的一些直接证据。据此,可以初步认为这两套地层是该区层控铅-锌矿床的主要矿源层。

    • 四川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的古地磁极性研究

      1986, 32(5):465-469.

      摘要 (1668) HTML (17) PDF 1.80 M (12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攀枝花-西昌地区二叠纪岩层的古地磁测定,给出了两组对跖的磁性方向,一组在NE象限,一组在SW象限。并进一步根据国际上的地磁极性间隔年表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数据,提出NE象限的磁性方向是地磁正极性期形成的,而SW象限的磁性方向是地磁反极性期形成的。

    • 小柴旦盐湖卤水25℃等温蒸发

      1986, 32(5):470-480.

      摘要 (1462) HTML (14) PDF 3.54 M (12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小柴旦盐湖卤水含NaCl 17.32%,KCl 0.18%,MgSO_4 1.66%,Na_2SO_4 2.75%,MgO 0.037%,B_2O_3 0.106%。以246kg卤水进行实验,获得了介稳状态下的蒸发结晶路线,对析出的11种固相进行了化学分析和固相鉴定,并分别测定了与之平衡的液相组成和各项理化参数。研究发现卤水蒸发浓缩到钾石盐阶段,得到含B_2O_3 7.13%的高硼卤水,其在MgCl_2共结点前直接蒸发析出两种镁硼酸盐,其中至少有一种含MgCl_2组成。根据化学分析硼碱比值,显微镜下观察外形,并按物料平衡计算,初步推测该两种镁硼酸盐化学式为2MgCl_2·3MgO·4B_2O_3·22H_2O和MgO·2B_2O_3·6.3H_2O。

    • 遥感图象地质构造信息的计算机增强

      1986, 32(5):481-488.

      摘要 (1359) HTML (15) PDF 3.29 M (12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云南省腾冲地区的数字图象处理为例,讨论了遥感图象复合功能处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了其在植被覆盖区地质构造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经过复合功能处理的图象在反映构造信息上的优越性。同时,在讨论了同态滤波处理的基础上,还提供了一幅构造层次清楚、信息丰富的同态滤波图象。

    •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问题的室内试验研究

      1986, 32(5):489-498.

      摘要 (1431) HTML (18) PDF 3.80 M (12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作者研制的冲击式动静联合三轴仪及利用该仪器进行的强夯模拟试验。根据试验的结果,探讨了湿陷性黄土的强夯机理。结合理论分析,论证了单击夯击能、夯击能参数(锤重、落距)的不同组合形式以及夯击次数对强夯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以确定强夯后地基中消除湿陷性的有效深度。

    • 澄清对Lobatannularia heianensis(Kodaira)鉴定的长期混乱

      1986, 32(5):499-504.

      摘要 (1786) HTML (14) PDF 3.73 M (11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Lobatannularia heianensis(Kodaira)是晚二叠世华夏植物群中最重要的一种植物。它广泛分布于东亚及西亚。但是有关这一植物的鉴定,六十多年来一直处于混乱状态。这种植物是小平亮二在1924年定名的。1927年川绮繁太郎研究朝鲜平安系植物群时,把许多与L.heianensis不同的标本,误定为同种植物。以后许多古植物学家在鉴定工作中都跟着川绮繁太郎犯了同样的错误。1927年川绮繁太郎定为“L.heianensis”的标本与小平亮二1924年定的种型不同,应改定为新种。姚兆奇1980年定为L.cathaysi-ana Yao的黔西的标本则是L.heianensis(Kodaira)的异名,应废弃。

    • 安徽巢县下二叠统茅口阶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1986, 32(5):505-510.

      摘要 (1539) HTML (14) PDF 3.25 M (12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皖中巢县下二叠统茅口阶中第一次发现放射虫硅质岩。并在浙江冷坞、江苏吴县见到含放射虫岩石,通过对不同剖面的结构研究,我们认为,巢县地区放射虫硅质岩是原地形成的深水沉积,具有重要的指相意义,其它地区地层中含的放射虫是海潮搬运带去的,不具指示环境的意义。从放射虫硅质岩与含放射虫岩石的形成环境分析,论述了海西运动在下扬子地区的明显表现,即地壳裂陷与海底火山喷发等地质事件,以及对研究二叠纪以后构造发展史的意义。

    • 中国东部第四纪地质研究成就简介

      1986, 32(5):511-516.

      摘要 (1511) HTML (13) PDF 3.37 M (11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东部地区的第四纪地质研究,解放前已取得了若干重要成就,主要有:(1)确立了下更新统泥河湾组、中更新统周口店组和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为第四纪地层对比标准;尤其是泥河湾组,被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确定为下更新统国际对比标准之一。(2)

    • 《金属矿物的旋转性研究》评介

      1986, 32(5):517-517.

      摘要 (1581) HTML (13) PDF 841.09 K (11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徐国风撰写的《金属矿物的旋转性研究》一书,已于1985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它是著者多年从事金属矿物旋转性研究的成果总结。此书八万余字,共分三章,第一章论述金属矿物旋转性的理论基础,第二章阐述均质金属矿物的旋转性研究,第三章叙

    • 对《地学革命风云录》一书的评介

      1986, 32(5):518-519.

      摘要 (1379) HTML (17) PDF 1.30 M (11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学革命风云录》是一本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读物。许靖华著,何起祥译,全书约26万字,地质出版社出版。六十年代后期,在地学领域里出现了一场席卷整个地学界的伟大革命——板块构造理论的崛起。这场革命是从海洋勘探中发展起来的,为了保证海洋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克列普斯

    • 石材矿产地质勘查若干问题

      1986, 32(5):520-522.

      摘要 (1316) HTML (15) PDF 1.84 M (1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四化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高档建筑的兴建,旅游事业,美化环境和外贸事业发展的需要,作为饰面石材或工艺性商品的花岗石和大理石,广为人们开发利用,而成为一种新型矿产资源,但有关它的地质勘查和评价,目前尚无统一

    • 全国推覆构造及区域构造研讨会简讯

      1986, 32(5):522-522.

      摘要 (1427) HTML (14) PDF 780.78 K (10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交流与促进我国推覆构造研究工作的进展,并纪念李敏尧等先生撰写的地学名著《宁镇山脉地质》发表五十周年,由学部委员、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马杏垣教授倡议、构造地质、地质力学、石油地质、地震地质四个全国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南京地质矿

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