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82, 28(4):291-298.
摘要:四川西部峨眉、甘洛等地是我国研究寒武系与震旦系界线重要地区之一。近年来在该区震旦系上统上部至寒武系下统最低三叶虫化石层位以下,发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遗迹化石。它们从寒武系底部向上,逐渐丰富多样,并与小壳动物化石同时存在,为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沉积相的分
1982, 28(4):299-307.
摘要:本文资料系1974年10月笔者随武汉地质学院古生物教研室教学标本采集组收集的,室内整理由本人完成,现把该剖面的中寒武统三叶虫动物群资料报道于后。剖面位于江山县丰竹公社堆边村北200—300米采石场附近,该地寒武系发育完全、露头良好,地质构造简单,化石较丰富。
1982, 28(4):308-316.
摘要:沿江苏浒墅关西南至太湖东部的西山岛,在燕山期发育了一系列的逆掩断层和叠瓦构造(图1),从前已有人对其进行了研究。笔者又根据岩片、岩片前锋、混杂磨砾岩、下盘原地岩的构造地质特征及逆掩方向的研究,把区内的逆掩断层和叠瓦构造分为两个系统:燕山早期的北西向逆掩系统和燕山晚期的北东向逆
1982, 28(4):317-325.
摘要:塔里木盆地面积广阔,中、新生代地层覆盖很厚,目前是一个地质研究程度比较差的地区,虽然在近十几年中,一些生产部门在沿山前范围内取得不少的钻探资料,但是,由于地层厚度巨大,构造关系复杂,许多浅钻和中深钻都未能取得完整的第三纪地层资料。塔里木盆地内部沙漠
1982, 28(4):326-334.
摘要:我国史期之诸大陆型火山中,惟以黑龙江五大连池老黑山和火烧山喷发活动史载详尽生动,并已为美国G.A.MacDonald所著火山和大英地质博物馆说明书载人世界活火山之列。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五大连池火山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注视和研究,本文拟论述老黑山、火烧山火山机构及岩石特征,以引起地质和火山学者的关注和讨论。
1982, 28(4):335-343.
摘要:白银厂块状硫化物(黄铁矿型)矿床是五十年代初期在我国西部发现并勘探成功的大型铜矿床。早期宋叔和(1954,1957)、胡惠民(1959)等曾对矿床地质特征作过一些详细的报导。和世界上许多地区如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同类矿床一样,有关其矿床的成因是长
1982, 28(4):344-347.
摘要:丰富的地质资料表明,在震旦纪和古生代的大部分地质历史,华北海和扬子海的海水是沟通的。解放前和解放初期,不少地质工作者认为“南(阳)襄(樊)海峡”是当时的通道。1958年笔者曾对该海峡的存在提出异议,此后,也就很少有人再提它了。
1982, 28(4):348-355.
摘要:本文试图结合新华夏系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应力场,提出若干粗浅看法,以提供讨论。一、新华夏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应力场的边界条件新华夏系是东亚大陆地区特有的构造体系,它的主体构造乃由三条巨大隆起带和三条巨大沉降带组
1982, 28(4):356-359.
摘要:滇东北(包括相邻的四川边境和黔西北),铅锌矿床(点)及化探异常星罗棋布。以往除少数矿区进行过勘探外,大部分铅锌矿床(点)的工作程度较低,有待进一步工作。滇东北铅锌矿床的成因,过去一直认为是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但从整个滇东北铅锌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及同位素资料来看,笔者认为是具有很大工业远景的层控矿床。
1982, 28(4):360-362.
摘要:菱钡镁石(Norsethite),于1961年首次发现在美国怀俄明州的油页岩中,尔后1967年在西非罗什皮纳铜-铅-锌矿床亦有产出,在我国未见有该矿物的公开报导。我们在进行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矿石物质成分研究过程中,在该区发现了大量的菱钡镁石。
1982, 28(4):367-369.
摘要:近年来,国外利用测定矿物及其包体的稳定同位素研究矿床的成因、热液的来源和成矿机理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论据。在国内,这方面的工作还刚刚开始。一九七九年下半年我们对湖南耒阳上堡硫铁矿床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该矿床的某些成因问题做了初步分析。
1982, 28(4):372-373.
摘要:近年,华北石油会战指挥部在某地发现一处高硫化氢气体,这对开辟我国新的硫矿资源是一重要贡献。产气构造发育于印支期以来形成的继承性断陷盆地。产层为下第三系孔店组上、下白云岩段的一套泥岩、碳酸盐岩及硫酸盐岩地层组合。在上、下两白云岩
1982, 28(4):374-377.
摘要:矿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较大的变革。19世纪中叶,偏光显微镜的应用,对矿物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导致了矿物学的第一次变革。20世纪初期,由于X射线分析
1982, 28(4):378-381.
摘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代(公元前475—221年),劳动人民就开始使用煤炭;西汉时期(公元一世纪)开采已具有一定规模,并用煤来冶铁;建国以后,做了大量的煤田勘察工作,广
1982, 28(4):382-385.
摘要:一、我国现代矿床地质学的起源和解放前的发展概况现代矿业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以及国外地质学理论的引进是中国矿床地质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留学国外的最老一辈地质学家起了传播国外理论,发展我国地质学的作用,他们都是探讨我国矿床学的先锋。翁文灏(1920年)著《中国矿产志略》和章鸿钊的《石雅》都有创见,是应用现代地质理论并结合历史考
1982, 28(4):386-389.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和利用地下水最早的国家之一。根据考古资料和C~(14_)测定,浙江余姚县的河姆渡村水井是我国最古老的水井,为5700年前的水井遗迹,相当仰韶文化时期。河姆渡井是一个木结构井,说明当时的打井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的进步。三代(夏、商、
1982, 28(4):390-393.
摘要:中国是古代钻探技术发源地,在世界钻探发展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公元前二百多年,四川就已经凿井取卤。宋代,我国劳动人民用竹木器械,成功地钻进了几百米深的油、气、卤井。相传钻井技术就是在
1982, 28(4):394-394.
摘要:解放前我国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十分薄弱,当时探矿工程手段仅有10多台旧式钻机,除间或进行少量的地表剥离工程外,根本谈不到采用系统的坑探工程。解放后根据地质勘探的需要,在地质、冶金、煤炭、
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