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82, 28(3).
摘要: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2月16日至21日在合肥召开了首届中国油田水文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32个单位72名代表。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介绍我国油田水文地球化
1982, 28(3):193-200.
摘要:本文简介了东北北部下二叠统的地层分区及苔藓虫分布。把苔藓虫划分为两个组合。P1组合:Prismpoora-Dyscritella-Nicklesopora;P_1~2组合:Hayasakapora-Girtypora-Coscinotrypa,并与国内外早二叠世的苔藓虫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讨论与世界二叠纪苔藓虫生物地理区的关系,认为这个苔藓虫动物群兼具北极区与特提斯海区的性质,并把这一有混合特点的动物群所分布的
1982, 28(3):201-209.
摘要:内蒙古狼山霍各气铜矿是以铜、铅、锌为主的多金属硫化物层控矿床,位于狼山北带元古界狼山群一套滨海—浅海相的浅变质岩系中。狼山群共分为四组,如下表:
1982, 28(3):210-216.
摘要:某铜铀矿床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品位较富的铜铀多金属矿床,像这种类型比较特殊的多金属矿床在国内也是少见的,它是属于完全掩盖的盲矿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尚可,选冶效果好,铀的工业经济价值已超过了主金属铜。现将本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简介如下:
1982, 28(3):217-227.
摘要:我国东部中、新生代的松辽和华北诸沉积盆地与西北典型的内陆沉积盆地相比较,无论在地层岩性、沉积矿物或是在古生物组合上,都有显著的区别,但又并非海相沉积。因此,一些地质工作者对该区沉积相的认识常各持己见,争议颇多。譬如,对于松辽盆地中下白垩统主要生储
1982, 28(3):228-234.
摘要:冀东迁西地区位于河北省北部燕山山脉中段,北京以东200公里处,是我国古老太古界变质岩分布地区之一。为了从古老地层中分筛出燕山运动以来形成的山字型构造成分,从而获得该区构造变迁的总轮廓,早在1964年我们就开始对该区变质岩进行同位素年龄测定。1965年在迁西东荒峪测得变质岩钾-氩年龄值3106百万年,嗣后,又陆续取得10—20多亿年的数据,并测定了该
1982, 28(3):247-249.
摘要:东秦岭北坡的陶湾群东西延伸数百里。多年来,在层序、划分及时代方面,地质工作者中存在重大分歧。笔者调查了陕西洛南,河南卢氏及栾川县一带的陶湾群及有关问题。在洛南县页山河公社罗村一带发现陶湾群角度不整合于下伏罗村组白云岩之上。这对解决陶湾群的有关争论,提供了新的线索。
1982, 28(3):258-262.
摘要:为了认识沙坪富锡矿形成的地质条件,下面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某些方面作一初步归纳。一、地质简况宝坛地区位于江南台背斜西南缘,广西山字型构造脊柱和南岭东西构造复合部位。矿床分布大致以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体为中心,呈水平分带。矿床类型依次为云英岩锡石型;石英-电气石锡石型,石英-
1982, 28(3):263-266.
摘要:笔者等在西藏盐湖科学考察中,首次发现张张盐湖(扎仓茶卡)硼矿床,经初步研究,定为新类型镁硼酸盐矿床(1964年),以后又补作物质成分、地层等综合研究,进而提出该床矿为富锂镁硼酸盐矿床。
1982, 28(3):267-271.
摘要:地层古生物的零星记录早见于中国古代史册,“梦溪笔谈”,“天工开物”都记载有对化石的认识,并对海陆变迁、古气候环境作了合理推测。北宋诗人黄庭坚(1045—1905)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描述化石的人。尽管他把鹦鹉螺鉴定为竹笋。该模式标本一直保存到
1982, 28(3):272-275.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石油与天然气最早的国家之一,又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的国家之一。但是,在解放前的28年间,由于反动统治的腐败,石油地质工作发展缓慢,仅仅发现了西北地区的几个小油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30余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82, 28(3):276-280.
摘要: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33年来,我国地质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广大地质工作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的时刻,我们抚今思昔,除了对学会60寿辰,致以衷心的祝贺以外,不能不对党和国家现在给我们创造的优越工作条件感到欣慰。激励我们为实现四化寻找更多的矿产资源而加倍努力工作。
1982, 28(3):286-289.
摘要:数学地质是地质学中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在国际上逐渐成为一支独立的地质学分支。数学地质是在地质和数学互相渗透,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应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
1982, 28(3):290-290.
摘要: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显微构造与组构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1月23—28日在北京召开。74人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66篇。会议交流了:一、显微构造与组构的研究及其与宏观构造的联系;二、利用材料科学的成就对构造形
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