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66, 24(2):83-87.
摘要:本文试从海相石灰岩对比着手,找出山西晚古生代的海侵规律,并探讨一些有关的问题。
1966, 24(2):88-90.
摘要:笔者于1965年初在湖南地区一红色盆地进行砂岩铜矿找矿工作时,发现一种植物——酸模,其分布与含铜岩层有密切关系,现就其生态特点及找矿意义叙述如下。
1966, 24(2):91-97.
摘要:在大行山西麓有一系列的闪长岩分布,其特点有二:第一,化学成分相当于基性岩类;第二,伴有矽卡岩型富铁矿。本文试就历年来所收集的资料,对本区闪长岩的特征及铁矿富集规律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1966, 24(2):98-105.
摘要:本文根据近两年来取得的一些资料和历年来化学分析、组合分析、单矿物分析、重砂和光薄片成果,加以整理和总结而成,以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一、矿区地质概述矿区位于一槽背斜的中部。岩层由深变质粉砂岩夹灰岩组成,呈单斜构造分布。本区地层大都被海西期黑云母斜长花岗岩侵入和包围。
1966, 24(2):106-111.
摘要:现将冲积砂金矿床普查勘探工作方法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总结,供今后在普查勘探砂金矿床工作中参考。一、砂金找矿方法 1.向群众调查访问凡是探金的地区,多留有明显采掘坑和矿硐。有些地方也依金而得名。
1966, 24(2):112-121.
摘要:一、表示方法简介在水化学找油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水化学直角坐标曲线的方法。完整的水化学直角座标曲线包括三个部分(图1)。第一部分水文地质剖面(下部),是根据进行水化学工作时收集的水文地质资料结合有关的其它地质资料绘制而成。在该剖面上应标出水源类型(如泉、井、钻孔等)。
1966, 24(2):122-129.
摘要:(一)问题的提出岩浆岩成矿专属性问题,尤其是成矿岩浆岩化学成分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不少成果。有人认为“岩浆的酸度控制了所含主要金属的种类”。但笔者认为,该论点没有解决母岩中SiO_2(所谓酸度)和成矿金属(Sn、W、Mo、Cu、Fe、Cr、V、Ti……)之间有什么内在地球化学联系;更没有说明在岩浆作用及内生成矿作用过程中,SiO_2是怎样控制着这些元素的运移与集散。事实上,SiO_2含量相近的不同岩浆岩(如闪长岩类与霞石正长
1966, 24(2):129-0.
摘要:1965年8月,作者在西部地区进行地质调查时,于西昌北部的少巴拉打、青川农场东2.5公里一带,发现一小型花岗岩体。现介绍如下。小型花岗岩体两端均为第三系、第四系所覆。长轴略呈北北西方向延展。长约3公里,宽约800—1000米。岩体中都为肉红色、灰白色粗粒花岗岩,边部为紫色和紫红色中粒—细粒花岗岩及斑状花岗岩。
1966, 24(2):130-133.
摘要:作者所收集的资料,除部分自己采集委托有关化验室分析外,其余主要是从各勘探队的报告及一些论文中摘出,其中包括七个铜、铁矿床的20个与矿有关的中性及中酸性的岩石化学分析结果。七个矿床如下:
1966, 24(2):134-138.
摘要: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是多方面的。闻广根据A.H.查瓦里茨基数字特征,指出了中国东部花岗岩类的成矿专属性。本文拟从岩浆岩的尼格里系数着手,对上述问题提供一些实际材料,供大家参考。
1966, 24(2):139-142.
摘要:读了杨志坚的“佛子岭群的地质时代问题”一文,我们觉得有必要提出商榷的意见。该文的主要论点是不同意把佛子岭群划为元古界,而肯定其属石炭-二迭纪)。为此作者提出了八条证据,我们就其中主要几条和杨志坚同志进行讨论:
1966, 24(2):141-0.
摘要:近年在湖北一个燕山期小花岗岩侵入体的钠长石化带中发现了锌日光榴石。锌日光榴石呈浅黄色,半透明,其晶形为四面体。颗粒直径0.06—0.5公厘,切断面为三角形(照片 1),树脂光泽,均质体,N=1.744±0.002。光谱分析含有:Zn(>5)、Fe(1—5)、Mn(>5)、Be(>5)。据栾琴射线研究确定为锌日光榴石。
1966, 24(2):143-151.
摘要:一、图解的目的及其应用范围本图解是通过超基性岩(包括由它变成的蛇纹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求出其主要造岩矿物的含量,井以此确定岩石类型。其应用范围只适用于由橄榄石和辉石等组成的无长石超基性岩类及由它们变成的蛇纹岩。该图解只考虑了超基性岩的主要化学成分:MgO、《FeO》、CaO及SiO_2,而没有考虑碱性组分,因此,只适用于含少量碱性组分的无长石超基
1966, 24(2):152-155.
摘要:围绕山西某细脉浸染型铜矿床外围分布着不少富铜矿床。这些矿床经多年来的普查、勘探和开采,揭露出许多地质现象。兹将铜矿富集与构造关系方面的一些零星素材略加整理,提出一些浅见,供作参考。一、含铜地层建造特征铜矿赋存于前震旦纪变质岩系内,这套变质岩系虽然目前在地层划分上尚存在着不同意见,
1966, 24(2):159-0.
摘要:1963年作者在测制瑞昌县赤湖一带(图 1)志留系地层剖面中,采得了较多的鱼化石碎片(图2),经潘江同志鉴定认为其属棘鱼类(Acanthoii),且可能为新属新种。今年在离赤湖西边10公里
1966, 24(2):160-0.
摘要:1960年在河北南部曲周县侯村公社打井时,于第三号井300米深处发现一块石英岩大漂砾;作者在1962年河北省地质学会年会上作了报道,曾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兴趣和注意,现将所获资料作一简要报道。侯村位于曲周县城东南约13公里,三号井位于村东三百米处,其岩性剖面如下:
1966, 24(2):161-0.
摘要:拔海5,500—5,600米处,野博康加勒冰川末端,因表碛覆盖而引起的差别消融,形成了密集的冰芽。
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