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65, 23(6).
摘要:永昌北山大地构造上位于阿拉善地块与祁连山地槽之接壤处。黄汲清及苏联 B.H.帕甫林诺夫等都曾注意过第四纪地层;1956年余伯良对玉门—永昌间之新构造运动及第四纪地层亦作了较全面系统的总结;1959午段永侯根据自己的观察,论述了该区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古夷平面及第四纪地层的分层问题;1964年刘东生在编
1965, 23(6).
摘要:地层/.、产1、,L,.1产、、/、、产‘、产子‘、矛‘、,内赚清水河地区及山西河曲晚古生代植物攀···············································……通巫汹声铭中国五通霉植物草的时代问题··································································……李星学 甘啸六盘山东部寒武系的发现······················································…
1965, 23(6).
摘要:三划马杏坦诵晾西山的香肠构造········································,·····································……0 .13)马宗音全国第一属构造地质专业会议胜利召开···················································……(3.19,)四划方邺森邓自华邓自华邓永高牛广标王乃力王宗良王安德王安德王声元主女生王润民王韦玉王需鸿南京附近的古砾石层························…
1965, 23(6):445-453.
摘要:一、区域地质简述本区位于海西地槽褶皱带中。超基性岩侵入体极为发育,形成一个近东西向分布的不规则“S”形超基性岩体群。此岩体群东端一岩体处,见到起基性岩侵入于含(竹蜓)科化石
1965, 23(6):454-464.
摘要:一、地质概况某地含水晶伟晶兴产于海西晚期黑云母花岗岩中。岩体侵入于下二迭统火山-沉积岩系中,呈岩株状产出,平面形状沿北东方向略为伸长,出露面积约80平方公里(图1),为碱性花岗岩(表1、2)。
1965, 23(6):465-470.
摘要:山东某闪长岩侵入体位于该省中部。对该岩体的成分及岩相,曾有不少地质工作者进行研究,但对该岩体的侵入顺序、期数及其与矽卡岩型铁矿床的成因关系注意不够。因此,作者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1965, 23(6):471-477.
摘要:近两年我们于图们江左岸图们—古城里一带工作,对图们江沿岸的玄武熔岩分期与河谷地貌发育关系做了一些研究。论述如下: 一、概 况
1965, 23(6):481-482.
摘要:王曰伦在1963年提出分布在河北省石家庄一带的头泉组底部砾岩为冰碛砾岩。认为具有下述特点:砾石成分复杂;砾石大小无定,滚圆度不同;砾石被刻蚀成锯齿状,带压坑及擦痕和砾石压入下伏基岩面中。并以该冰碛层为标准,将头泉组与三峡群相对比,进而推之“相当于下寒武统之下及震旦系(里菲系)之上的头泉群(组)只能以
1965, 23(6):483-487.
摘要:本文论及范围属辽宁省的本溪县和凤城县的一部分。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华北地台辽东台背斜营口—宽甸隆起之内。区域构造线近东西向。区内出露的主要是前震旦纪地层,其中尤以辽河群为主,鞍山群少见。辽河群包括浪子山组、大石桥组和盖平组。此外尚有零星出露的震旦系及中生界。
1965, 23(6):491-495.
摘要:孙殿卿对广西东北部驾桥岭-六塘的冰川地貌曾进行过研究。驾桥岭为一穹窿山,中部
1965, 23(6):496-498.
摘要:矿层真厚度是计算矿产储量的主要参数,计算矿层真厚度公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储量计算。本文就目前几种计算地层真厚度的公式作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一个新公式,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关于斜钻孔中计算矿层真厚度的问题
1965, 23(6):502-509.
摘要:一、四川东南部区域地质特征本区属西南地台四川台向斜的川东拗褶带及威远龙女寺隆起的南部和叙永拗陷。下古生界因构造关系零星出露于华萦山及峨眉山等地,二迭系和三迭系多组成背斜构造,侏罗系、白垩系常组成向斜。印支运动对本区有影响,使中上三迭统成不同程度的缺失。四川运动形成北东和近东
1965, 23(6):509-509.
摘要:一九六五年五月,我们于江西抚州坪山村(东经116°28′北纬27°58′)一带进行地质实习时,在中生界侏罗-白垩系火山岩中发现大量大型硅化木。硅化木产于灰白色凝灰质砂岩中,岩层厚度一般6—8米,其分布受该层严格控制,与岩层产状一致,倾向310°倾角24°。含硅化木地段出露
1965, 23(6):510-511.
摘要:杨柳岗组是1954年卢衍豪等研究浙西一带古生物地层时建立的,其时代为中寒武世。标准地点在江山大陈东北杨柳岗。1959年全国地层会议浙西现场会议的文件中将其从底到顶分为11层(第3层到13层),共厚127米。当时仅从下部第3层深灰色至黑色厚层白云质灰岩(30米)顶
1965, 23(6):512-513.
摘要:本区这套陆相地层,上与早二迭世哲斯组呈断层接触,其下又被东苏花岗岩体侵入。因此,这套地层时代的确定,及其和哲斯组关系的解决,不仅直接有助于区测填图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正确认识内蒙地槽区的地质历史发展和东苏花岗岩体的侵入时代。
1965, 23(6):514-515.
摘要:作者于1964年夏,由隆迴县、六都寨附近的汉江边至白丘,秋田铺至马家庄剖面中,发现
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