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48, 13(Z1).
摘要:岩浆论者将火山作用,地震,造山运动等之主要原因均归于地下岩浆之活动。在我国北部(及东北之南部)于地质时代可分为四次之主要岩浆活动期,各若浆活动期代表主要之造山运动期,造山运动期与造山运动期之间有造陆运动期。各造陆运动期即地向斜形成的时代,有很厚之水成岩层地积,本人以造山运动及造陆运动,火山作用为基础划分我国北部之地质如下表:
1948, 13(Z1):1-8.
摘要:若有人问余最近十年来中国脊椎动物化石之研究,有何新而重要的发现,我将不假思索的,告以当以鳞龙类之若干发见为第一。
1948, 13(Z1):9-26.
摘要:湖南南部的地质构造,就现在所知道的,看来相当复杂,整个区域,因未经详细调查,有关的事实,似不能像湘中一带,由于田奇携先生等综合研究,已经相当明白,在继续查看湘
1948, 13(Z1):27-54.
摘要:一、地理区域北平西山,向无一定的界限,通常所说的西山,是指位于平市西北二○至三○里这样远的一群小山而言的,如:玉泉山、香山、八大处、石景山等等是也。但是在这个范围之外,如
1948, 13(Z1):77-82.
摘要:作者比年编辑全国已经地质调查区域图,并作全国各项地质图之卡片登记,因得遍览有关中国各种地质图件。兹将各地质图比例尺之大小,作一统计,并加解释。凡属地质图,无论
1948, 13(Z1):83-94.
摘要:自民国八年地质汇报第一号问世以后,中国地质工作突飞猛晋,同时报告及论文亦风起云湧,到现在若把这三十年来的文献资料涉猎一番,立可见到以前用过的几个地质时代和地层
1948, 13(Z1):111-128.
摘要:本会第二十三次年会于民国三十六年十一月十八日至二十日在台湾省台北市举行,京、?、平、赣、及兰州康定等地会员到会者四十八人,台省会员参加者二十余人。事前内地会员均赶往上海集合,十六日搭中兴轮出发,
1948, 13(Z1):129-130.
摘要:Hornblendic rocks of Durcha type首见于苏格兰索受兰郡之德喀(Pur-cha)附近,由吕德(H.H.Read)教授定名,为莫因粒岩(Moine granulite)之一部。包含之主要岩石计有(一)片状斜长角闪岩(Plegioclase-amphiboli-te),(二)角闪石片岩,(三)石英长石角闪粒岩及(四)条带状角闪岩(Striped
1948, 13(Z1):130-131.
摘要:Hybrid rochs of Ach’uaine type首见于苏格兰索受兰郡之阿许(Achuaine),为一混合岩系,系于二十年前吕德教授所定名,虽产小侵入体中,而颗粒粗大,包含之岩石、酸中基性均备,性质颇不均一,即在较小露头,矿物成份往往变化剧烈,此为野外最易认识之特性,然亦有组成均匀之小体
1948, 13(Z1):131-133.
摘要:陕南牟家壩,新集一带,有大片结晶岩出露,即前人所谓‘汉南岩基’是也,张?骏氏曾论其时代应属震旦纪前,本文作者就民三十年野外较详观察,及频年室内之研究后,对张氏持论,予以证实,此东西延长之大片结晶
1948, 13(Z1):133-135.
摘要:混合岩(Hybrid rocks)之发生,据A.Harker等氏解释,系某种岩浆未完凝结以前,与另一成份不同之侵入岩浆,发生混合所致;又同一岩浆上升时期,吞噬与吸取围岩之包体(Xenoliths),结果亦可产生混合岩,此类现象,在闪长岩(diorite)中,通常显著,Appinite为混合岩之一种,最初在苏格兰发现、一般认为先期之基性岩浆或基性岩,与后来之酸性岩浆如花岗岩浆等发生作用而成,三十五年冬,作者等调查浙江北部地质,于诸暨一带之
1948, 13(Z1):135-136.
摘要:Bentonite系Montmorilionite一类粘土矿物组成之岩石,早经C.S.Ross加以诠释,谓此种岩石,乃由玻璃质火山岩如凝灰岩及火山灰层等变化而成,据许多粘土矿物学者之研究,美国自奥陶纪至第三纪地层均产之,其成因
1948, 13(Z1):136-139.
摘要:紫外光灯,原文作Ultra-violet lamp,近年来美国有市售可供野外使
1948, 13(Z1):139-139.
摘要:玉门油田在玉门县东南祁连山脚下。此次调查范围自嘉峪关至小红柳峡,东西亘一百公里,自祁连山脚至北山,南北宽约四十公里。本区白(西土)纪地层孙健初名之为息回堡系,各处所见岩性颇异,层序又多不完整,相互对比不易准确,在南山脚下,仅见于积阴功台与窟窿山口间,下为断层所切,上
1948, 13(Z1):139-141.
摘要:瀚海位蒙古,察,绥,交界(Ⅲ°28′E, 44°9′N),其地较周围略低,拔海约六○○公尺,为中国或蒙古名,不知其祥。‘瀚海系’系李希霍芬创立,即洛采氏之贵德系,现今习用之徽县系或甘肃系;上与第四纪砾石,黄土
1948, 13(Z1):144-146.
摘要:三十一年一月,作者于调查闽南土壤时,曾在漳浦东北之前亭及赤湖区发现砖红壤,并采回结核体及土壤标本多种,在田间时已确定其为砖红壤(Laterite),该项标本携回永安后,即进行砖红壤发育过程及其成分之研究、由共同前往调查之俞震豫君协助分析工作,据分析结果,知赤湖壤粘土表面之结核含氧化铝达51.13%,含氧化矽仅4.67%,灼失量为27.29%,故断定其已局部发育成铝质砖红壤(Aluminous Laterite),而其成分颇似三水型铝
1948, 13(Z1):146-146.
摘要:钟山县属三江乡冠南西发等锡矿区在平乐县同安西北约廿公里,居牛庙河谷之上游,与黄羌坪铀矿产地仅一山之隔。其地锡砂尾中产独居石矿为作者等一九二六年初次所发现此即为其初次之记录。
1948, 13(Z1):146-148.
摘要:油洋山位兴安灌阳之间,为两县之分界岭,亦即英俊乡之三寓村利源村
1948, 13(Z1):148-149.
摘要:红锑即养化锑,土人因其表面多显红棕色,故统名之曰‘红锑’此种红棕色,实为由铁质渲染而成。此矿在桂省西部左江流域之分布甚广,计有田东、田阳、天保、靖西,镇结、向都、万罔、平治、万承、龙茗、养利等县,其年产量之最高数字,
1948, 13(Z1):149-151.
摘要:在通常风化之情形下,铜铁可因物理化学的作用而表生富集。此种富集之速度及程度,与矿床之养化性,溶解性,渗透性,及沈淀性,有密切之关系。而此四种性质之强弱,又因气候的,地形的,构造的、地化学的及地史的差异而不同,本文分析比较川康滇七种(彭县式,聚壩式青杠坡式,汪家
1948, 13(Z1):151-152.
摘要:民国三十二年秋作者在甘肃武威南调查地质时,于其南七十余里之茂藏寺附近,发现一变质花岗岩体,走向大致东西,向南倾斜,其上覆有南山系上部岩层,韦宪期之臭牛沟系亦时常与其直接接触,均呈角度不整合,因系初次发现,且具重大意义,愿将所见剖见自古而新列左,并加申述,以就正于同道。
1948, 13(Z1):152-152.
摘要:秦岭弧构造最初为叶莲俊关土聪两氏所发现,其后经为黄汲清氏所采? 在此区域内经近年之调查秦岭弧之构造更较前明瞭然其构造现象,有若干点,颇与近来学者所论之山字型构造形式,略有近似之点,颇值吾人注意,秦岭弧构造之主要部分,系在陇南之岷县,武都,成县武山之间,其地层主
1948, 13(Z1):152-153.
摘要:本文所述之区域地理位置、约居东经115°56′-116°与北纬31°11′-32°22′东为皖属之霍邱县,西为豫属上固始县,恰位于两省交原地带,区内出露之地层,大致属于寒武奥陶两纪,就山岭之排列,与岩层之走向可分为南北两部份,马店乡,李家围以南之山岭及西大山,可视为南部,岩层走向与山向
1948, 13(Z1):153-155.
摘要:浙江北部,杭州,余杭,临安,富阳,诸暨,萧山,绍兴,东阳,?岛等县,中生代流纹岩分布广阔,大体呈带状之分布,据前人调查,其延展之方向,约为北五十余度东,然若细察流纹岩与围岩之接触面及其构造上之特
1948, 13(Z1):155-156.
摘要:依据逆掩断层,褶皱轴向,片理(Sehistosity)摺纹(Foliation)等构造,桐庐分水间之各构造单元,可分别为三个构造系统,一、近东西向者(以N75○-90○E之构造线代表之),二、古华夏式(以N40°-55°E之构造线代表
1948, 13(Z1):156-157.
摘要:帚形构造为李四光教授于重庆北温泉调查时所命名,并为文详细讨论,当时因限有力证据,其真实情形,有期异日作更进一步研究,本年春作者等于浙江桐卢县城附近,复遇此种构造,其露头由公路之开?,颇适观察,故
1948, 13(Z1):157-158.
摘要:大安背斜早已于1927平由日本海军省所主办之‘台湾油田地质之概查’时发现,其后又经日人鸟居敬造,林朝棨,日人丹桂之助及石崎正义等先后调查,而日本‘日矿公司’亦由鸟居敬造之劝告曾设定本区油矿权。关于层
1948, 13(Z1):158-159.
摘要:海南岛为一巨大火成岩侵入体,水成地层多被冲刷,榆林港位岛边缘水成岩存留尚多、走向?皆东北西南,大致向西北倾斜。 (一)大安村石英岩——为本区最老地层,以岩性论与李承三氏之海南岛北部牛屎山石英岩相若,似可与广东北部盲于峡石英岩相比,可能为泥盆纪
1948, 13(Z1):159-159.
摘要:永兴岛与石岛同在一礁上相距仅七八百公尺低潮时可涉水而过岛上地质简单以其生成先后次序可分为四层。 (一)珊瑚礁石灰岩,在石岛上露布甚多,厚十二公尺未见底,在林岛上仅西北角露出少许(二)下层砂,位于珊瑚礁石灰岩之上鸟粪层之下(三)鸟粪
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