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断裂带的新生代走滑运动学特点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P542.3

基金项目:

国家“973”项目(编号2002CB412607),国家96-914-1-3项目,原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地质总局97-S-1项目资助成果


The Cenozoic Strike-slip Kinematics of the Lancang Jiang Fault Zone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单位: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通过对澜沧江断裂带北、中、南段新生代构造形迹的运动学解析,结合前人工作,论证了澜沧江断裂在新生代早期(古新世-中始新世末)、中期(晚始新世-渐新世末)、晚期(中新世-第四纪)的走滑运动序列为:中、南段,右行→左行→右行;北段,左行→左行→右行。研究表明,澜沧江断裂带早期主要表现为中、南段的右行逆冲和北段的左行逆冲,与同期发生的昌都-思茅地体颈缩事件相对应,其地球动力学背景与太平洋板块向西推挤作用以及扬子-华南板块与印度板块发生的强烈东西向碰撞挤压有关;中期,整个断裂发生左行逆冲,其地球动力学背景与南海盆地的扩张作用及其扬子-华南板块相对于印度板块北移所致的左行扭动相适应:晚期,整个断裂右行走滑,与太平洋构造域的南海盆地扩张终止,昌都思茅地体整体向南东逃逸相适应。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钟康惠 刘肇昌 舒良树 李凡友 施央申.2004.澜沧江断裂带的新生代走滑运动学特点[J].地质论评,50(1):1-8,[DOI].
ZHONG Kanghui, LIU Zhaochang, SHU Liangshu, LI Fanyou, SHI Yangshen Earth Sciences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Institute of Earth Sciences,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2004. The Cenozoic Strike-slip Kinematics of the Lancang Jiang Fault Zone[J]. Geological Review,50(1):1-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2002-09-16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