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
镁合金的防燃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
|
|
|
|
黄晓锋 周宏 何镇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0,(Z1)
|
|
镁合金在熔炼及制备零件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燃烧。介绍了国内外目前所采用的防燃方法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缺点 ,作为头号镁、稀土资源大国的中国 ,填加稀土防止镁合金氧化燃烧的研究、开发应用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
62.
|
铝熔体中夹杂物与气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
|
|
|
|
傅高升 康积行《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9,9(1):51-56
|
|
分析了夹杂物(Al2O3等)的结构特性和气体(氢)在铝凝固过程中的行为,阐述了铝熔体中夹杂与氢的相互依存关系,提出了夹杂与氢相互作用的“寄生机制”观点。指出了夹杂的存在是气体难以除净的关键限制因素,排杂是除气的基础,并通过实验得到证实,对铝液净化实践具有实际指导作用,是提高铝材冶金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
63.
|
Al—Ti—B晶粒细化合金中的有效形核相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
|
|
|
|
孝云祯 刘劲波《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7,7(3):137-139
|
|
研究了AlTiB晶粒细化合金中各化合物相TiAl3、TiB2和AlB2对铝晶粒的细化作用。结果表明,TiAl3相是有效形核相,TiB2和AlB2相不能单独作为形核相,B对AlTiB的细化作用有显著影响,但B及硼化物不能单独影响细化过程,而是富集在TiAl3相中对细化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
64.
|
2519铝合金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
|
|
|
|
李慧中 张新明 陈明安 龚敏如 周卓平《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14(6):956-960
|
|
采用进4047焊丝对2519铝合金进行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19铝合金焊接性能较好,由于热循环的作用,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相对于基材发生了较大变化.2519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低于基材的性能,焊缝处是合金接头的最薄弱环节,其次是焊接热影响区内的软化区,强化相粒子发生过时效而粗化是形成软化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
65.
|
薄带连铸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
|
|
|
|
丁培道 蒋斌 杨春楣 方亮《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14(Z1):192-196
|
|
综述了钢的薄带连铸及铝合金的薄带铸轧发展现状,简要介绍了在高速钢、硅钢和镁合金的薄带连铸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认为钢的薄带连铸技术近年取得了重要突破,未来10年薄带连铸技术可能快速发展;发展特殊性能或难加工合金的薄带连铸可充分发挥快速凝固的优势;采用立式双辊法可望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浇铸速度,特别是高牌号铝合金的浇铸速度;应积极发展镁合金的薄带连铸技术,以改善镁合金板材的塑性加工及耐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
66.
|
绝热剪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
|
|
|
|
杨扬 程信林《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12(3):401-408
|
|
对绝热剪切的研究现状作了概述。从材料热粘塑性本构失稳形成绝热剪切带及其扩展规律 ,绝热剪切带内的组织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以及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在材料绝热剪切研究中的应用等三个方面对前人的工作进行了分析比较 ,指出了以上三方面研究中的不足 ,即 :尚未建立和完善顾及微观组织变化的热粘塑性本构模型 ;绝热剪切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机制尚不清楚 ;还不能较好地模拟出绝热剪切带内的组织演化过程等。最后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
67.
|
7075合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与二次加热的合金组织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
|
|
|
|
路贵民 董杰《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1,11(2):211-215
|
|
提出了液相线半连续铸造制备铝合金半固态浆的新工艺,研究了液相线半连续铸造7075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其在二次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在液相线温度下(908K)半连续铸造的7075合金组织为均匀、细小的蔷薇状组织,晶粒平均等积圆直径为29.7um,晶粒平均圆度为1.87。经二次加热后,铸造组织逐渐转变为等轴晶,在849K下加热60min后,晶粒平衡等积圆直径为57.6um,平均圆度为1.49,在869K下加热30min后,晶粒平均等积圆直径为47.2um,平均圆度为1.54。结果表明,液相线半边疆铸造可以获得理想的7075合金半固态浆料。 相似文献
|
68.
|
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原位生成TiC增强复合涂层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
|
|
|
|
张松 张春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1,11(6):1026-1030
|
|
利用Cr3C2和TiC生成自由能和稳定性的差异,通过激光熔化法在Ti6Al4V表面制备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涂层,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激光处理工艺,可使Cr3C2和Ti合金粉末通过原位结晶置换反应生成TiC/Ti复合材料熔覆层。亚微米级的TiC颗粒均匀地分布于复合材料的基体中,复合材料的基体组织随合金粉末的成分不同而改变。 相似文献
|
69.
|
带钢表面振纹的工业试验与发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
|
|
|
|
钟掘 严珩志 段吉安 徐乐江 王文海 陈培林《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0,10(2):291-296
|
|
对某平整机生产的带钢表面横振纹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 ,发现带钢表面振纹与系统的自激振动强相关 ,此种振动源于部分流体润滑与粘滑兼存的辊缝界面 相似文献
|
70.
|
喷射沉积高硅铝合金显微组织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
|
|
|
|
甄子胜 赵爱民 毛卫民 孙峰 钟雪友《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0,10(6):815-818
|
|
研究了喷射沉积Al-20%Si及Al-30%Si合金坯料的显微组织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两种合金的喷射沉积态组织为细小的团块状Si均匀地分布于基体α上,没有共晶组织出现。形成该组织特征的机理是由于在沉积阶段凝固过程中合金发生了离异共晶,在雾化阶段大的冷却速度下形成的大量Si相核心以及在沉积阶段相对较低的冷却速度为这一过程提供了动力学条件。通过自行设计的沉积阶段凝固的模拟实验,对这一机理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