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与褥垫层厚度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
|
|
|
|
李进军 黄茂松 史三元 杜海金《工程勘察》,2003,(4)
|
|
采用在水泥土桩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中设置不同厚度褥垫层的方法 ,将其试验结果与无褥垫层的单桩载荷试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了褥垫层作用下桩土应力比的分布规律 ,并得到了桩土应力比与褥垫层厚度的变化规律。该研究为褥垫层合理厚度的设置及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
82.
|
盐渍土力学性状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
|
|
|
|
钱玉林《工程勘察》,2003,(5)
|
|
根据盐渍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采用掺入消石灰或水泥进行处理 ,改性后混合料的击实试验、抗剪强度试验、承载比 (CBR)试验和回弹模量试验结果表明 ,盐渍土掺入消石灰或水泥改性后 ,混合料的性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改性后的混合料可用于路基填土。 相似文献
|
83.
|
土钉支护设计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
|
|
|
|
彭明祥《工程勘察》,2003,(6)
|
|
结合某工程实例 ,采用极限平衡法研究了土钉支护结构内部整体稳定安全系数及其灵敏度与各设计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 ,得到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定性分析结果 ,可作为指导工程实践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
84.
|
城市综合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
|
|
|
|
赫建忠 李成名 印洁 孙成忠《工程勘察》,2002,(3)
|
|
管网地理信息系统虽然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均有开发使用 ,但关于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较详细的介绍并不多见。本文结合义乌市综合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对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做一全面、详细的介绍 ,供相关单位以及研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
85.
|
灰色理论在预测复合地基最终沉降变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
|
|
|
|
郭红梅 马培贤《工程勘察》,2001,(1)
|
|
复合地基最终沉降变形对于建筑设计、安全及正常使用至关重要 ,而通过长期沉降观测获得复合地基最终沉降变形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本文运用灰色理论对复合地基最终沉降变形进行了预测 ,预测过程建立在数学基础之上 ,而且预测结果的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
86.
|
粉土的动力特性及液化势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
|
|
|
|
黄博 陈云敏 殷建华 吴世明《工程勘察》,2001,(2)
|
|
本文对典型的粉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共振柱和动三轴试验结果 ,得到了 G/Gmax~γ/γr 和 D~γ曲线。在动三轴仪上 ,安装了压电陶瓷弯曲元用以测试土样的 Gmax,并通过先期振动控制试样Gmax,在土样密度和 Gmax同时与现场土体一致的情况下 ,进行了应变控制的动三轴液化试验。根据试验结果 ,给出了粉土在不同的地震震级下的临界剪应变变化范围和均值。 相似文献
|
87.
|
自动全站仪监测系统的大气折光改正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
|
|
|
|
华锡生 赵钢《工程勘察》,2001,(5)
|
|
主要研究了与自动全站仪监测系统测值精度直接有关的大气折光影响改正的方法。根据湍流场理论 ,结合局部区域大气折光场的结构函数特点 ,研究了统计分析和灰关联分析 ,建立大气折光改正模型 ,对观测值进行改正 ,进一步有效减弱大气折光的影响。特别是灰关联模型 ,从小区域范围内大气折光场的相关性出发 ,用数期观测的结果就可以建立极好的模型 ,改正精度高 ,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
88.
|
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
|
|
|
|
张国祥 朱利香《工程勘察》,1998,(3)
|
|
本文提出利用过去大量没有加载至破坏阶段的载荷试验成果,用灰色理论预测其极限承载力,用于铁道部地基可靠度规改中,以节省试验费用。大量的统计分析表明灰色理论预测极限承载力的精度较其它方法高。 相似文献
|
89.
|
孔隙水压力测试与建筑抗浮水压力的确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
|
|
|
|
孙保卫 徐宏声 张在明《工程勘察》,1998,(3)
|
|
本文根据某工程场地孔隙水压力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弱透水地层中水头损失,并提出建筑抗浮设计水位的取值方法。 相似文献
|
90.
|
复合曲线坐标计算及程序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
|
|
|
|
闻道秋《工程勘察》,1997,(2)
|
|
复合曲线在道路设计中经常使用,本文叙述了当采用极坐标法放样道路中心线时如何计算复合曲线在路线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的一种方法及程序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