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以黟县西递为例 总被引:85,自引:2,他引:83
|
|
|
|
|
章锦河《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2):105-109
|
|
该文通过对黟县西递古村落旅游地的实地问卷、访谈调查以及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从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等角度分析了古村落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及其差异,并探讨有关居民旅游感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
2.
|
3D GIS与3D GMS中的空间构模技术 总被引:73,自引:12,他引:61
|
|
|
|
|
吴立新 史文中《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1):5-11
|
|
3DGIS和3DGMS是近10年来地学领域并行发展的两大领域,该文从研究对象,数据来源,空间参照,空间构模,拓扑描述,空间量算,空间分析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分析了3DGIS和3DGMS异同,并从数学模型,高程特征,属性特征和构建方式等方面讨论并重新界定了空间维数问题,重点分析了空间构模技术,将3D GIS和3D GMS中的空间构模分为基于面模型,基于体模型和混合构模3大类,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讨论,指出3D GIS和3D GMS将殊途同归,并最终建立全要素的真3D地球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
3.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 总被引:64,自引:2,他引:62
|
|
|
|
|
毛蒋兴 闫小培 王爱民 李响 钱紫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48-52,57
|
|
该文综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状况,阐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定性、定量研究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途径3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该研究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及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
4.
|
皖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2
|
|
|
|
|
章锦河 赵勇《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1):99-103,108
|
|
旅游资源是旅游区域空间竞争的物质依托,其空间结构影响旅游区域的空间竞争。该文运用最近邻指数R、β指数、γ指数、通达度指数、平均径路长、紧密度指数6种分析技术,对皖南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形态以J支空间网络结构的连接性、通达性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目前皖南旅游区内各景区点之间的空间联系较弱,加强和加快构建皖南旅游区旅游交通网络,提高旅游交通网络结构的连接性、通达性水平,是皖南旅游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紧密度指数C=0.74表明,较为紧凑的区域形态为改善旅游交通网络结构的性能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
5.
|
我国粮食安全与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60,自引:2,他引:58
|
|
|
|
|
余振国 胡小平《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3):45-49
|
|
该文分析我国未来粮食需求、世界市场粮食出口量、我国非农建设占用就地趋势和就地质量现状,计算就地生产潜力,指出未来我国就地面积减少的趋势难以避免,我国粮食安全既不能过多地依靠保持现有就地的数量又不能过多地依赖粮食进口。因此保障未来三十年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就地质量和增强就地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
6.
|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2
|
|
|
|
|
卞显红《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1):105-108
|
|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为城市合理规划布局及其旅游空间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支持,该文论述了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六大基本要素,城市旅游目的地区域,城市旅游客源地市场,旅游节点,城市旅游区,城市区域内旅游循环路线及城市旅游入(出)口通道,笔者认为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空间规划布局模式有单节点,多节点及链状节点三种。 相似文献
|
7.
|
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互操作的GIS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5
|
|
|
|
|
邬伦 唐大仕 刘瑜《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4):28-32
|
|
分布式、可互操作的Web GlS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传统的Web GIS建立于B/S结构之上,该文介绍一种新型的Web GIS,即基于Web Service的GIS。Web Service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基于网络的新技术,基于Web Ser—vice的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分布式、可互操作、方便集成现有GIS资源的特点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是Web GIS自勺发展趋势。该文介绍了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互操作的GIS的特点、提出了其系统框架,并阐述了其关键技术,包括:地理对象在Web Service中的表达,服务的描述、发现、注册,以及用Web Serivce集成现有的GIS系统等。 相似文献
|
8.
|
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
|
|
|
|
邱炳文 池天河 王钦敏 吴靖《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5):20-23,44
|
|
该文阐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和内涵,综述了GIS支持下的各种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如叠加分析方法、多指标决策模型以及人工智能方法,以研究实例说明如何通过GIS系统引导用户参与分析评价的过程,强调技术层面和群众参与是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不可缺少的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
9.
|
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层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0
|
|
|
|
|
朱良峰 吴信才 刘修国 尚建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3):26-30
|
|
三维地质建模是三维GIS在地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三维地层模型对实际的地质分析极为有用。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由工程钻孔数据构建三维地层模型的方法。该方法以钻孔资料作为地层建模的源数据,具有简单实用、快速稳健的特点,并且能够将用户手工编辑修改的钻孔剖面图融入实际建模流程,解决了以往单纯依靠钻孔数据进行建模而导致的建模结果不精确且难以修正的问题。该文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思想与实现流程,探讨了断层数据的加入对模型的影响及解决方案,并通过一个建模实例展示了该方法的实际建模效果。 相似文献
|
10.
|
点-轴系统理论在我国西北地区旅游开发中的运用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
|
|
|
|
石培基 李国柱《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5):91-95
|
|
“点—轴系统”理论作为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点—轴开发”可以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旅游的辐带作用、提高区域旅游的可达性、实现区域旅游的最佳发展。该文在分析西北地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点—轴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西北地区分布有序的旅游“点—轴”开发结构,力求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