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lume 31,Issue Z1,1951 Table of Contents
    Select All
    Display Type: |
    • 湖北西南部构造地质(英文)

      1951, 31(Z1):1-8,98,99.

      Abstract (1503) HTML (0) PDF 0.00 Byte (0) Comment (0) Favorites

      Abstract:湖北省西南部地質構造形態,可以分別為華夏式與新華夏式。華夏式構造為本區主要構造形式,走向東北——西南。顯著的褶縐有十一個背斜(看附圖F2-4,F6,F8,F11,F13-15,F17,F21),十二個向斜(F1,F5,F7,F9-10,F11F16,F19,F20-22,F26);還有九個逆掩斷層(T3-11)。褶縐形狀是寬而長,各軸向略呈平行,有向兩端延長達幾百公里的,有向一端延展的,或兩端傾消的。較新地層居向斜中部,較老地層居背軸軸部。向斜軸部地層傾斜平緩(傾角15°—30°),在兩翼傾斜較陡(傾角35°—70°),有時直立。至於逆掩斷層(T3-11),斷層走向與褶縐走向相同,T3(看附图)是最顯著的,向兩端延長达60公里,斷層面傾向西北,上衝體從西北向东南推動。其餘斷層延長較短,上衝體有從西北向東南,亦有從東南向西北推動,情况不一。新華夏式構造在本區內居次。褶縐走向北北东—南南西,成狭而長的形狀。向斜軸部地層傾斜較陡(傾角45°—80°),而在背斜軸部傾斜較緩。属於此系的逆掩斷層,T1在齊嶽山之东麓,T2在川利縣之西,T9在咸豐縣之南,T11及T12都在F18向斜西翼。斷層走向都是北北東-南南西,舆褶縐走向相同。 華夏式與新华夏式二系構造干涉現象異常顯著,如向斜(F1)軸部被逆掩斷層(T2)截割為二,背斜(F13)的西南段被逆掩斷層阻切,向斜與背斜原來都成東北—西南走向,被成北北東—南南西向的逆掩斷層所阻切。亦有褶縐受阻撓而折轉成北北東—南南西向,如F7,F8,F10;可以證明華夏式構造受新華夏式構造所阻切。 華夏式被新華夏式所截切或干涉,二者造山運動時期,自然前者較早,約在白堊纪的後期;後者較晚,在白堊紀之後,可能在第三紀初期。

    • 江西永丰县梁坊橋变形礫岩(英文)

      1951, 31(Z1):9-22,100,108.

      Abstract (1305) HTML (0) PDF 0.00 Byte (0) Comment (0) Favorites

      Abstract:江西永豐縣南,古縣至瑤田間之梁坊橋附近,有一變形礫岩層,恰位於走向北10度東及北80度东兩逆斷層啣接處。該礫岩層中之礫石,多為扁平橢圓形,其長軸兩端逐漸尖化,外附絲澤、臘狀、光滑表皮,並有新生之雲母片及長纖維狀物質,於此光滑面上,常具深刻水平擦痕。這些變形礫石,受外力變形後,共長軸近於東西,扁平面平行於北80度東之斷層面舆附近岩層之片理。垂直變形礫石a,b,c三軸及膠結物質延長方向,分製薄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其膠結物為灰白色雲母及許多無光性之黑色物質,呈顯著之流紋構造,內含大小不一之眼球狀石英粒等;石英礫石內之石英晶體,均具極强之波浪消光,於晶體四周,圍繞密擠再結晶之小型石英粒,而示標準磨碎構造。晶體本身含有無數極小之氣孔或包體,並作一定方向排列,而成變形紋理,平行於扭應面;在石英岩礫石內,石英粒均沿一定方向延長,並按其大小作帶狀排列。礫石內部,擁有極複雜之節理舆顯明之断層,這些事實象微着强烈的外力作用。根據弗氏旋轉台再結晶石英粒。軸及雲母底面等之統計舆分析,得知其晶體排列恆受扭應力支配。

    • 北京西山的硬绿泥石带(英文)

      1951, 31(Z1):23-30.

      Abstract (13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Comment (0) Favorites

      Abstract:把北京西山硬綠泥石產地,画在一張圖上,可以看出是成北北東南南西的带狀。這種帶狀分佈表示着硬綠泥石和火成侵入體的關係並不密切,相反的和西山地質構造倒有密切關係。就成分來講,西山硬綠泥石含矽氧較高;鐵氧和铝氧成1:1。因為硬綠泥石和大成侵入體沒有什么關係,所以推定硬绿泥石是區域變質產物,和李四光教授的新華夏式構造相近,可能是新華夏構造所產生的变質相。

    • 江蘇句容赤山第三纪火山岩(英文)

      1951, 31(Z1):31-62,109,112.

      Abstract (1436) HTML (0) PDF 0.00 Byte (0) Comment (0) Favorites

      Abstract:赤山位於南京的東南六十華里,屬江蘇句容縣,是赤山砂岩的命名地。該山高出海面二百五十餘公尺,底部為磚紅的赤山砂岩,不整合其上的是玄武岩流,高度在一百六十公尺左右。玄武岩流全部屬方山火山岩系的下玄武岩,為灰、深灰至紫灰的細密隱晶質岩石,通常呈氣孔狀至岩鋅狀,氣孔中間填着米黄色的玄武質玻璃,也偶見藍色的氧化鈷外皮。出露於西南坡的共有岩流十九層,總厚達七十餘公尺,出露於東南坡的共有岩流十五層中夾三層火山角礫岩,總厚達八十餘公尺,在山的東北坡有磚紅至紫紅的火山錐塊集岩出露,其中並有後期的小型侵入體及岩牆,後二者也為玄武質,隱晶,僅在山的南顶見有小型粗粒玄武岩侵入體。火山時代屬第三紀的中期至後期,與江寧的方山東西遙遙相對為南京東南的二姊妹火山。這兩處不僅時代相同,就是岩流性質,構造,鑛物組成,組織及其化學特性舆噴出程序也略可相互比擬。火山靜止後,經後來的剝蝕,現在所存的僅為原來火山的一部。

    • 华南中奥陶纪珠角石与腹足類化石(英文)

      1951, 31(Z1):63-78,113,115.

      Abstract (1389) HTML (0) PDF 0.00 Byte (0) Comment (0) Favorites

      Abstract:在中奧纪,中國北部舆南部各有標準的頭足類動物,在華北的叫做珠角石,性質與北美相近,在華南的叫做直角石,頗近歐洲種類,我國地質工作者在近三十年中多沿用此說。李四光教授首稱華北舆華南在同時各有特殊的頭足類動物而不相混合,是因為在懷遠運動後,有東西向的陸地穹起,横阻在中國中部,即今秦嶺及其東延之淮陽山脈。李氏並謂該山脈遺有缺口,所以華北珠角石得有流向華南的機會。近由珠角石之先後發現於華南,知其分佈地點漸多,且直角石亦復散見於華北各地,這些事實,都是證明李氏所謂南北兩式標準頭足動物交流之說,是最正確的。翻閱本國地形图,伏牛桐柏兩山間約當襄陽南陽一帶,地勢忽趨低窪,這大概就是李氏所稱横亘中國中部山脈的缺口,南北兩式頭足動物互相交流的孔道。珠角石的名稱,在現時已覺過於籠統。賽瑪爾和施樂克謂真正珠角石的壁襟較長,算珠式體管亦較扁平。至於壁襟最短而算珠式體管發育較差者,已另名之為阿摩角石。近得賈汪林子馬家溝灰岩上部所產珠角石標本,舆葛利普氏算盤形珠角石相比,並無不同的地方,細窥之,方知其壁襟特短,應歸入阿摩角石一屬中。由此想到葛氏華北奧陶纪化石—书所載珠角石各種,似須重新研究,以謀訂正。 華南標準頭足類化石是直角石,普通又稱為寶塔石,商人喜琢磨之,推銷国外,作陳列品。清水三郎与小幡忠宏二氏更創立新屬名震旦角石,選俞建章著中国中部頭足類化石书中第六版第二图(原名中国直角石)為該新屬的基形標 本。據稱這新屬的特點,在壁襟甚長,和殻外飾有横紋。現因二氐所述有舆事实不盡相符的地方,特改訂之。本文附有腹足類化石環螺等類的描寫,詳英文稿中。

    • ■科之一新属—太子河■(英文)

      1951, 31(Z1):79-84,116.

      Abstract (14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Comment (0) Favorites

      Abstract:本文研究材料來自二處,一係1950年东北太子河隊王鈺、盧衍豪楊敬之、穆恩之、盛金章、唐紹武、姜春潮、周長齡諸氏分別在遼東省太子河流域之烟台、本溪、小市、田師付等地所採得;一係大同隊李星學、楊志甲二氐於同年在察哈爾懷仁縣吳家窰所採得,時代均係中石炭紀本溪系。作者對王盧、楊、穆諸先生在野外及室內多方鼓勵,李、楊二先生惠贈研究標本,並承陳旭教授多予指導,一併致謝於此。太子河(竹蜓)體小作菱角狀,中部隆起,兩端伸出,又似一四邊微向內凹曲之菱形,一般長為1.41公厘至2.38公厘,寬為0.82公厘至1.31公厘,長寬之比為1.41:1至2:1。成虫之最大者具八旋圈,長2.38公厘,寬1.31公厘,最內二旋圈之旋轉軸舆外圈之旋轉軸斜交而不在一直線上,各旋壁間之距離由內而外,逐漸增大,颇為規則。胎房甚小,普通均為0.03公厘左右,口環顯著,口腔成凹形,口道規則的排成一直線。軸向填充甚微或近乎無。隔板多而平直。旋壁甚薄,最厚者亦不過0.027公厘,由隔膜及透光膜二層組成,是為此(竹蜓)之最大特徵。太子河(竹蜓)別於Boultonia Lee,為外形作菱狀,體大,隔板平直,旋圈多。別於Fusiella Lee et Chen,為旋壁僅由隔膜及透光膜二層組成,體大,胎房甚小,無軸向填充。别於Waeringella Thompson,為旋壁僅由隔膜及透光膜二層組成,體積較小,長寬之比較大,隔板平直,無軸向填充,口道成一直線,胎房甚小,外形作菱角状。

    • 四川广元中志留纪苔藓蟲之二新種(英文)

      1951, 31(Z1):85-88,117.

      Abstract (13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Comment (0) Favorites

      Abstract:本文所述之苔藓蟲係 1946年尹贊勳、穆恩之二先生在四川廣元中子铺志留紀之泥質石灰岩中採獲,計Orbignyella一屬,二新種,和Pisocrius,Spirifer,Coronocephalus及一屬於Asaphidae科之三葉蟲共生,其時代為中志留纪。此二新種之內部构造相似,外形相差甚遠。Orbignyella mui為圓柱狀,O.globata為圓球狀,雖產在一起,但甚易識別。

    • 山东莱陽白垩纪後期恐龙化石及蛋化石(英文)

      1951, 31(Z1):89-96.

      Abstract (1308) HTML (0) PDF 0.00 Byte (0) Comment (0) Favorites

      Abstract:山东大学地质礦物系同學及王鳞祥、關广岳二先生,於1950年春在膠东萊陽縣金刚口及趙疃附近,白堊纪上部王氏系中所採的恐龍化石及蛋化石,已經初步研究,恐龍骨骼屬於鸟脚類中的鸭嘴龍科,屬類及種類因材料不足,未能作確切鑑定,但与谭錫疇教授及司丹斯基博士在同一屬位及地區內將軍頂附近所採的譚氏龍(Tanius)很相近,可能為同一種屬,祇是骨骼形體较罈氏龍稍大,但就僅有的材料作比較,則与外蒙古所採的姜氏巴克龍(Bactrosaurus johnsoni Gilmore),亦甚接近。山大地质礦物系所存標本,除零星碎塊外,计有大體完整之脊椎骨七,左鸟喙骨一,左右脛骨各一,左腓骨一。蛋化石包括受壓擠破裂之蛋三枚,零星蛋殼破片若干。由外表及製成薄片後在顯微镜下觀察之結果,發現舆現今已知的恐龍及其他爬行動物蛋殼構造,都不相同。但比較上舆外蒙古白堊纪上部伊蘭達巴索層內所採的鴨嘴龍式蛋殻結構,最為接近。依據外形,內形结構,及一般爬行動物和鳥類蛋殼之生長及構造,作比较推测,莱陽所產蛋化石為一種新的恐龍蛋型,可能為一種屬於鴨嘴龍類的恐龍所產。本文著者承山大地質礦物系何作霖主任及王麟祥先生供給標本和有關资料,及各项帮助,中国科学院楊钟健教授在标本之鉴定及研究上,赐予指導,並為校改原稿,表示無限謝忱。

    • INDEX TO VOL. ⅩⅩⅪ

      1951, 31(Z1):97-97.

      Abstract (1149) HTML (0) PDF 0.00 Byte (0) Comment (0) Favorites

      Abstract:~~

Chief Editor:HOU Zengqian

Governing Body: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ganizer: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start publication :1922

ISSN:ISSN 1000-9515

CN:CN 11-2001/P

  • Most Read
  • Most Cited
  • Most Downloaded
Press search
Search term
From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