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P618.5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162002),黔科合J字[2007]2151号项目,国家“973”项目(编号2006CB8064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3-SW-141),贵州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资助成果


Trace Element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Ediacaran Cambrian Transition Interval in Eastern Guizhou, South China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对黔东丹寨南皋剖面和三都渣拉沟剖面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丹寨南皋剖面的Ba、Pb、Ni、Cu、Zn、Li、V、U等过渡元素和亲硫元素在多金属矿层和牛蹄塘组下部的黑色页岩中明显富集;三都剖面在相同层位也明显富集Cu、Pb、Rb、Ti、Ni、V、Th、Li、Cr、Zr、Sc等微量元素。南皋剖面的δU值和V/(Ni V)值表明老堡组硅质岩为正常海水的弱氧化环境下沉积物,而牛蹄塘组黑色页岩表现出缺氧环境的特征。三都渣拉沟剖面的δU值和V/(Ni V)值表明该剖面的还原条件比丹寨南皋剖面强,暗示着水体也较它深,为缺氧环境,其间在老堡组硅质岩中有两个短暂的充氧阶段,进入渣拉沟组缺氧环境较稳定。除丹寨老堡组硅质岩和三都渣拉沟组中上部钙质泥岩U/Th值小于1,表现出水成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外,本次研究的两条剖面的其他黑色岩系的U/Th值都大于1,表现出明显的热水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从我们的研究剖面也可看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的Ni-Mo矿多金属的Ni、V等金属的含量是上地壳的9~10倍之高,U高达近百倍,可作地层对比标志层,即梅树村阶的顶界标志。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杨兴莲 朱茂炎 赵元龙 张俊明 郭庆军 李丙霞.2007.黔东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地质学报,81(10):1391-1397.
YANG Xinglian, ZHU Maoyan, ZHAO Yuanlong, ZHANG Junming, GUO Qingjun, LI Bingxia.2007. Trace Element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Ediacaran Cambrian Transition Interval in Eastern Guizhou, South China[J]. Acta Geologica Sinica,81(10):1391-139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2007-05-11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