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大别造山带及其周围现代地壳应力场与构造运动区域特征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P5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基金,2003CB716505,40399141;40674026,200010103,,,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rustal Stress Field and Tectonic Motions in and around the Sulu-Dabie Orogen Belt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苏鲁-大别造山带是中国东部华北、华南地块之间的大地构造交界带.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东部的地震活动性,并根据1918~2005年间苏鲁-大别及其周围地区发生的1000余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系统研究了应力场的区域特征以及华北、华南地壳应力场构造分区,探讨了其动力学来源以及构造运动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大陆华北、华南地块地壳现代应力场和构造运动可以归结为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相对运动,以及大陆板内区域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华北地区受到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的同时,受到从贝加尔湖经过大华北直到琉球海沟的广阔地域里存在着的统一的、方位为170°的引张应力场的控制.华北地区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均反映出震源应力场为ENE向挤压应力和NNW向张应力的共同作用.郯庐断裂带等华北地区的北北东走向的断裂带,表现为右旋走滑的现代构造运动特征.来自台湾纵谷的北西西向挤压应力控制了华南块体直至南北地震带南段东部地域的地壳应力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将中国东部大陆划分成华北、华南两部分的现代地壳应力场分界线,其西部大致与秦岭带相同,然而在大别及其以东地区则逐渐偏离大地构造带,到北纬30°后向东南偏转,在温州附近的北纬27°左右转为向东延伸,最终穿过东海直至琉球海沟.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徐纪人,赵志新.2006.苏鲁-大别造山带及其周围现代地壳应力场与构造运动区域特征[J].地质学报,80(12):1952-1961.
XU Jiren, ZHAO Zhixin.2006.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rustal Stress Field and Tectonic Motions in and around the Sulu-Dabie Orogen Belt[J]. Acta Geologica Sinica,80(12):1952-196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2006-09-15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