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中西部与奥陶纪侵入岩有关的铜金矿床成矿作用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P618.41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中西部地区分布有3种类型的铜金矿床,它们分别为斑岩型、夕卡岩型和高硫化浅成热液型。所有上述铜金矿床主要在莱彻兰褶皱带中两条平行的奥陶纪火山—侵入岩带内产出,其中东侧分布的为奥浪冶—维林顿带,西侧的为帕克—纳瑞门带。同位素年代数据表明:上述3种类型的铜金矿床的矿化与蚀变作用均同奥陶纪(480~430 Ma)侵入若有关。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聂凤军,江思宏,赵省民,戴维.库克.2000.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中西部与奥陶纪侵入岩有关的铜金矿床成矿作用[J].地质学报,74(4).
.2000.[J]. Acta Geologica Sinica,74(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