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子区早三叠世孤峰组层状硅质岩成因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P588.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4880131)


THE ORIGIN OF CHERTS OF THE EARLY PERMIAN GUFENG FORMATION IN THE LOWER YANGTZE AREA, EASTERN CHINA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下扬子区早三叠世孤峰组中产出的层状硅质岩厚度为近20—80m,含有数量不等的放射虫和海绵骨针。孤峰组剖面有硅质岩型、碳酸盐岩型和硅质岩-碳酸盐岩混合型3种类型。层状硅质岩主要产在第一、第三2种类型剖面中。硅质沉积中心是一些菱形或椭圆形小型(面积在数千平方公里以内)凹地,其形成受断裂控制。硅质岩中产出泥化火山岩,层薄,且层数很多。硅质岩富Fe贫Al,富集As,Sb,Bi,Ga,Au,Ag,Cr等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总量低,Ce负异常,重稀土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具有热水硅质岩的特征。硅质岩中混有少量非热水成因的物质。硅质沉积时海水温度约为几十度至160余度。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夏邦栋,钟立荣,方中,吕洪波.1995.下扬子区早三叠世孤峰组层状硅质岩成因[J].地质学报,69(2).
Xia Bangdong, Zhong Lirong, Fang Zhong, Lu Hongbo.1995. THE ORIGIN OF CHERTS OF THE EARLY PERMIAN GUFENG FORMATION IN THE LOWER YANGTZE AREA, EASTERN CHINA[J]. Acta Geologica Sinica,69(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